- 時間:2022-04-14
- 點擊:1335
- 來源:甘肅日報
連日來,在環縣合道、曲子、天池等多個鄉鎮,許多群眾扛著鋤頭、鐵鍬等工具,為荒山禿嶺添綠,一干就是七八個小時。
他們都是自發植樹造林,沒有報酬,完全是義務勞動,為何積極性還如此之高?
得了實惠想著干
曲子鎮西溝村是典型的山區村。幾年前,這里群眾以外出務工和種糧為主,沒有主導產業,收入勉強維持在脫貧線上。
近年來,西溝村強基礎、筑堡壘,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草羊產業。2021年,全村羊飼養量達到5.6萬只,依靠草羊產業收入超過20萬元的農戶5戶,收入超過10萬元的農戶10戶,收入穩定在8萬元左右的達到100戶以上。
走進西溝村,原來山山峁峁上的羊腸土路變成了柏油路,坡洼地變成了水平梯田,70%以上的農戶院外都有一座高標準草棚和現代化羊舍。“都是因為有了黨和政府的支持以及村黨支部的引領和實干,才有了現在年收入十幾萬元的好光景。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能辜負了這好光景?!蔽鳒洗宕迕耨樋“l感慨地說。
合道鎮是環縣地域面積較大的鄉鎮。近年來,合道鎮新修柏油路近200公里,建設高標準農田2.9萬畝,完成了14個村民小組的農網改造,新建羊畜棚圈1300余座、草棚1100余座,羊存欄8.1萬只,荒山造林4.3萬畝……農民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
支部帶領群眾干
“如果村黨支部不帶著群眾干,群眾很難凝聚起來?!蔽鳒洗妩h支部書記劉小兵說,“西溝村有300余戶養羊戶,每一戶都養得很出色,這都離不開村上的示范引領。”
宣傳政策讓群眾愿意干,組織發動帶著群眾干,是基層治理的一大法寶。環縣一方面通過政策宣傳,讓群眾充分了解政策、享受好政策,調動群眾參與發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煥發出發展干勁。
毛井鎮紅土咀村大力推行合作社引領、養殖大戶示范的模式,全村190多戶發展起了羊產業,羊飼養量近3萬只。2019年,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毛井鎮紅土咀村村民劉譽龍開始養羊,3年時間,羊存欄量由起初的10只發展到現在的近70只,累計出欄130多只,收入超過10萬元。
群眾的干勁,來源于實打實的收入??粗謇锶说娜兆釉絹碓胶?,天池鄉曹李川村村民曹志強也改變了農閑務工農忙種糧的“候鳥式”生活,流轉了60多畝耕地的同時發展起羊產業,羊存欄達到50多只,出欄近百只。說起今后的打算,他信心滿滿:“穩定流轉100畝左右耕地,存欄100只基礎母羊,羊出欄達到200只?!?/p>
鄉村建設“搶著干”
群眾得到的實惠,是黨和政府集中發力的結果,也是群眾直接參與的結果。在鄉村振興中,環縣群眾從脫貧攻堅中的“參與干”,直接升級為“搶著干”。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對于綠色貧瘠的環縣來說,意義更加重大。在今年的春季植樹造林活動中,合道鎮組織17個村2000多名群眾參與義務植樹,每個村造林100畝。
“不論是公益活動,還是農村其他工作,只要政府安排了,村黨支部號召了,群眾都搶著干。”合道鎮黨委書記王寶明說,“現在的群眾只擔心自己日子過到別人的后面?!?/p>
合道鎮趙臺村組織群眾植樹時,部分群眾因有事沒能參與。活動結束后,沒有參加義務植樹的群眾主動要求,進行了義務植樹??粗罕娭簿G積極性較高,趙臺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幫扶單位提供樹苗,群眾挖畦栽植,兩天時間,全村綠化荒山近200畝。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洪德鎮新集子村是個養羊專業村,村上積極引領群眾對羊產業進行提標擴群的同時,對農戶的養殖標準等進行規范細化,讓農戶在降本中增效。目前,新集子村養殖戶達到130多戶,羊存欄超過50只的有15戶,超過30只的有30戶。
這個春天,因為群眾高漲的干勁,環縣發展涌動了更加澎湃的“春潮”。(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通訊員 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