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5-23
- 點擊:1326
- 來源:新甘肅
肉羊裝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攝
進入五月,古浪縣森茂牛羊交易市場的管理員梁德君更忙了。
每天一大早,來自附近鄉鎮和外地的運羊車輛早已在市場門口排起長隊,梁德君和同事一起指揮車輛進場,等運羊車輛完成過磅、檢疫等手續之后,隨著交易達成,一只只膘肥體壯的“古浪羊”被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在政策扶持下,古浪縣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養羊,羊的存欄數量迅猛增長,森茂交易市場也成為了全縣的‘羊碼頭’,每天有30多輛運載肉羊的車輛發往全國各地,有效帶動了全縣羊產業的發展。”古浪縣森茂牛羊交易市場董事長梁澤明介紹,通過搭建肉羊交易平臺,探索建立了“交易市場+合作社+農戶”模式,解決了當地及周邊群眾銷售難、效益低等問題,市場每天的肉羊交易量在9000只左右,交易額超過1500萬元。
近年來,古浪縣以群眾長遠可持續增收為目的,以集約化養殖、產業化經營、鏈條式運行發展羊產業,羊產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截至目前,全縣肉羊存欄量達到225.2萬只,出欄量達到86.4萬只。
在距離森茂牛羊交易市場不遠處的西靖鎮高峰養殖區,廣大養殖戶“羊”眉吐氣,也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拌料、喂水、清理羊舍……古浪縣金林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樊恩會憑借多年的養殖經驗,收入不斷增加。走進樊恩會的養殖小區,一座座寬敞整齊的養舍整齊排列,樊恩會清掃完羊舍,開著電動撒料車分批次給羊投喂草料。“我養了1000多只羊,現在養殖環境好,喂羊都是機械化,人也比較輕松。我還想擴大養殖規模,好好發‘羊’財。”樊恩會說。
在古浪縣,像樊恩會一樣依靠羊產業發家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的產業發展方向,目前,古浪縣累計建成養殖暖棚19.37萬座1163萬平方米,發展養羊戶1.52萬戶,百只以上養殖戶6800戶,運營良好的規模養殖專業合作社、場(戶)719家。在政策、資金、市場等不斷改善的有利條件下,古浪羊產業逐步實現了由單純的數量擴張到數量質量并重、由家庭副業型向支柱產業型轉變。
近年來,古浪縣在抓好肉羊養殖的同時,不斷完善屠宰、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立足羊源穩定、肉質鮮美的基礎條件,全力推進特色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不斷夯實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基礎,實現羊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
古浪縣數字技術與種養產業加速融合,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物聯網監測設施等平臺相繼建成使用,實現了畜牧產業數字化管控和技術服務,切實增強了古浪羊產業市場競爭力。
“平臺運行后可實現古浪羊產業的精準化養殖,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為養殖戶和經紀人進行肉羊交易提供更多便利,更好助推全縣羊產業可持續發展。”古浪縣“云上鄉村”農業資源交易平臺負責人趙光鵬說。
古浪縣將持續健全“古浪羊”繁育體系,擴大基礎母羊數量,推動規模化養殖基地建設,夯實種養產業鏈前端,做強加工產業鏈中端,發展營銷產業鏈后端,延鏈補鏈強鏈,做大做強“羊碼頭”,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李萬斌)
“羊碼頭”一角。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許吉年攝
古浪縣富民新村養殖產業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攝
運羊車輛駛出“羊碼頭”。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許吉年攝
“云上鄉村”農業資源交易平臺助推產業發展。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許吉年攝
膘肥體壯的肉羊在進食。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許吉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