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7-04
- 點擊:1220
- 來源:天水日報

據天水日報報道 6月28日,經專家組現場實收測評,清水縣種植的1個蘭天系列抗條銹冬小麥品種畝產714.25公斤,創歷史新高。
7月1日,在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的試驗田里,試驗站助理研究員張文濤帶領幾位農民,按照不同品種正收割小麥,農民懷里的麥穗格外飽滿,空氣中彌漫著成熟的麥香。
“這100多畝試驗田,種植著20多個品種的小麥,都是近幾年培育的新品種。”張文濤說。
省農業科學院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省種子總站、市種子站和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的專家組成專家組,依據農業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對清水縣永清鎮馬溝村和溫溝村種植的3個蘭天系列抗條銹豐產冬小麥品種現場實收測產,畝均超過600公斤,其中蘭天36號小麥畝產達714.25公斤,創蘭天系列冬小麥新品種高產歷史紀錄。
“測產專家認為,蘭天系列冬小麥品種高抗條銹病,兼抗白粉病、葉銹病等多種病害。其株型緊湊,成穗數高,落黃好,抗旱性、豐產性突出,產量潛力大。”張文濤說,盡管去年播種時間較往年推遲10天以上,今年又遇持續干旱、高溫天氣,但蘭天小麥品種仍破當地高產紀錄。優良品種、優良種植方法及田間管理方法的綜合配套應用,政府、各級農業推廣部門和種植戶的重視,是今年蘭天小麥品種喜獲豐收的關鍵。
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建于20世紀70年代,由著名小麥育種專家周祥椿創立。作為抗銹豐產優質小麥研發基地,其蘭天小麥品種目前已占天水市、隴南市小麥播種面積的50.2%,占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38%,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景春燕 周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