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8-15
- 點擊:1053
- 來源:隴南日報
行進成縣雞峰山,煙云縹緲,林海茫茫,常見野兔、山雞在林中覓食,吸引著遠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
成縣雞峰鎮草灘村是個藏在西秦嶺深處的小山村,過去這里是個貧困村,如今不僅全村脫貧,還步入了美麗鄉村的行列。
厚植底色 因“綠”而興
山巒疊翠,綠浪滔滔。走進草灘村,只見一片茂密的叢林中,幾名蜂農正熟練地抽出蜂巢取蜜。當地群眾依托這片“林海”興產業、謀致富,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端穩“生態碗”,吃上“綠色飯”。為厚植生態底色,加大雞峰山生態保護力度,雞峰鎮始終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從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護林防火等多方面抓好生態建設,不斷鞏固美麗鄉村生態治理成果。扎實開展撂荒地整治,結合萬壽菊產業發展使“閑田”變“花園”、“溝壑”變為“景觀帶”。強化生態資源管護,嚴格林地、農田、河道建設審批,實訓基本農田保護,確保資源永續利用。
近年來,這片林地效益不斷凸顯,已經成為山區群眾的“綠色財富”,林果經濟、林下種植養殖、生態康養等新興業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成為生態提效、群眾增收的有力支撐。
挖掘資源 由“綠”而富
以雞峰山獨特而優美的自然風光為依托,草灘村走上了旅游發展之路。每逢周末或是節假日,通往雞峰山的國道上,自駕游的車輛來來往往,蓬勃發展的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就業、致富。
綠色發展是生態富民的根本保障。近年來,成縣通過實施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推動雞峰山生態產業提速發展。在雞峰山范圍內已建成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年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以森林旅游為主體的生態旅游成為新時尚。同時,精準落實選聘生態護林員、兌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發展生態富民產業等措施,有效帶動草灘村范圍100戶370人穩定增收。
踏著生態建設和生態富民同步推進的節拍,雞峰山片區生態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在草灘村,林業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全村種植核桃900畝、中藥材300畝、艾草103畝、養殖土蜂450箱,2021年全村實現產業收入500余萬元,戶均增收5000元。
提升水平 讓“綠”更美
如今的草灘,干凈整潔的村莊、蔥郁的景觀樹掩映著錯落有致的民居。一座座整齊的小樓,統一安裝的電纜、網絡、衛生廁所等設施一應俱全。院墻上或噴繪著勵志標語,或畫著栩栩如生的民俗圖,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氛圍。
煥然一新的不僅是村容村貌,還有人們的精神面貌。如今,大家自覺地改正了以前垃圾隨手丟的“壞毛病”,黨員組長們自發組織群眾對環境衛生進行整治,從“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在保護青山綠水、實現人居環境“持久美”的過程中,群眾的思想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轉變成了行動自覺,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草灘村鄉村振興的步伐愈發穩健,產業因“綠”而興、群眾由“綠”而富、村莊讓“綠”更美的生動實踐持續上演。(隴南日報記者 袁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