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0-28
- 點擊:691
- 來源:甘肅日報
1-9月,完成投資64.55億元;實現訂單總額1079億元,同比增長14.81%;完成經濟總量742億元,同比增長6.04%……今年前三季度,甘肅建投集團整體實力、行業地位和品牌效應達到新的高點。
企業因“變”而新,產業因“新”而活。
作為我省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業之一,甘肅建投集團科學謀劃,提出以“投”為引領、以“建”為依托、以“產”為支撐,投建雙驅、產融結合的協同發展戰略。優化布局一系列重點產業,加速推進一批重大項目,促進發展動能轉換、資源優化配置、經濟模式創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型發展之路,迸發出新的活力,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以“投”為引領 新興產業蓄勢待發
投資約36.79億元建設全長132.93公里的柳溝至紅沙梁鐵路專用線項目,開了甘肅建投集團“投資+建設+運營”鐵路項目的先河;
平涼市林草生態扶貧建設項目、定西市渭河源林草生態扶貧鞏固提升項目等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項目順利推進;
新能源項目民樂三墩灘100MW光伏發電項目預計今年10月底并網發電;
……
抓投資就是抓機遇,謀產業就是謀未來。
今年以來,甘肅建投集團在投資戰略導向上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聚焦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推動核心資源向核心產業和關鍵領域集中,行業影響力不斷增強。
“我們在產業鏈前端主動謀劃項目,在公共基礎設施、公路交通樞紐、水利水電、林草生態環保、風光電基地、城市運營與管理等新領域謀劃超千億規模的新興產業,投資實施了一批具有高附加值以及引領力和帶動力的重大項目,形成兼顧現在和未來的產業投資布局。”甘肅建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蘇躍華說。
甘肅建投集團聚焦產業基金新興金融業態,積極探索“基金+產業”模式,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布局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有需求、有效益的產業及項目。
在新能源、鄉村振興、縣域經濟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領域深入布局,發起設立甘肅省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張掖子基金)、甘肅國綜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和甘肅華隴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三支基金,總規模31.6億元。布局水利水電、新興農業,實施了玉門市疏勒河綜合引水工程項目、臨夏州供水保障生態保護水源置換工程項目等一批農業水利項目。
以“建”為依托 打造建安“全產業鏈”
近日,走進由甘肅建投集團負責施工建設的蘭州環球港項目部,正在施工的T1塔樓基礎開挖已經完成,T3塔樓負二層作業面上,工人們正在進行模板支撐和鋼筋綁扎作業。
這個總建筑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高達318米的蘭州第一高樓項目的加快建設,彰顯出一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實力。
著眼于打造我省建安產業“鏈主企業”,甘肅建投集團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不斷延伸建筑產業相關的裝飾裝修、機電安裝、綠色建材等領域,拓展公路、鐵路、水利水電等相關領域,強化項目包裝、策劃、投資、建設、管理能力,延伸產業縱橫鏈條,形成了既能“單指發力”亦可“握指成拳”的產業鏈聚合效應。
“我們聚焦超高層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快速建造、綠色建造等核心技術攻關,建成了一大批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的重點項目。”甘肅建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說,現在甘肅建投集團具有科研、咨詢、勘察、設計、施工以及投資、建設、運營一體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和市場化機制。
目前,甘肅建投集團已成立天水、隴東、河西、臨夏等區域公司,實現甘肅省86個縣市區業務對接全覆蓋。相繼在非洲、南美洲、東歐及中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耕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以“產”為支撐 重塑產業發展新優勢
產業決定未來。
敏銳把握建筑業發展趨勢,甘肅建投集團率先在我省打造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建成西北最大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形成了裝配式建筑集投融資、科研設計、新型墻板研制、綠色建材生產、鋼結構加工、住宅開發、施工安裝于一體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化生態圈。
今年以來,甘肅建投集團以調整優化結構為主線,深入推進“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育新興產業,重塑傳統產業,新能源、生態治理、裝備制造、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現代商貿等新興業態集群初具規模。
“我們相繼完成了設計咨詢、建材生產、裝備制造等板塊的整合,退出傳統建材產業和建筑機械制造產業,培育發展綠色新興建材和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促進產業向價值創造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強的領域集聚。”甘肅建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甘肅建投集團積極推進綠色建筑、智慧建造、新型建材、建筑工業化、節能環保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參與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建成了一大批綠色建造示范工程、智慧建造項目和綠色工廠。
同時,該企業著力振興工業裝備實體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推進產品和服務迭代升級。圍繞建筑產業鏈上下游材料、機械、設備、物流等,甘肅建投集團打造“建投大宗”集采平臺,構建了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供應鏈全鏈域生態體系,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1600余家,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新發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