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1-04
- 點擊:683
- 來源:甘肅日報
孫勇
白墻紅瓦,綠樹成行,花草飄香,一幢幢民房依山而建、錯落有致,一家家小花園花團錦簇、生機盎然。紛至沓來的游客們或在用相機留住美好的瞬間,或在游樂場上留下歡樂的身影……在東溝小漁村,一幅秀麗的鄉村旅游畫卷正徐徐鋪開。
東溝小漁村,地處華亭市硯峽鄉東溝社區,距城區19公里。這里曾依煤而立、因煤而興。為擺脫“一煤獨大”的困境,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硯峽鄉積極探索“以工哺農”轉型發展機制,不斷加大鄉村旅游開發力度,充分挖掘自然風光、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成功探索出“黨建+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模式,提出了“三線五點”全域旅游觀光帶建設目標,實現了農村“田園變游園、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的華麗蛻變。
走進東溝小漁村,河水潺潺,青山如畫,綠蔭環繞,鳥鳴山幽。在山腰景區,一道彩虹滑道沿山而下,坡度有緩有陡。坐著特制的滑具,隨著時急時緩的滑道從高處一路向下,從鮮艷的“彩虹”中穿過,給人們帶來酣暢淋漓的游玩體驗。
在鄉村旅游的探索發展中,東溝社區圍繞“產業化、特色化、生態化”三大核心理念,以文娛宣教、農耕體驗、休閑養生為出發點,以鄉村旅游風情線貫穿小漁村全域,分別建成了以親子采摘園、火鍋體驗園、休閑垂釣園、動物觀賞園、戶外游樂園5個功能區為主的山谷景區,以“七彩滑道”娛樂設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步道、鄉村旅游文化墻等文化設施為主的山腰景區和以游客服務中心、農家大院、民俗文化苑等游客服務設施為主的山頂景區,初步形成了小漁村“一線三區五園”鄉村旅游產業布局。
昔日山溝里的“煤村莊”,如今早已蛻變成了山青水綠天藍的亮麗“小漁村”,吸引著周邊游客前來體驗鄉村旅游。“這幾年我們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來往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村民們乘勢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吃上了鄉村旅游飯。”看到現在的變化,社區居民高海清高興地說。
“我是帶著家里老人和孩子從城里來的。東溝小漁村的環境非常優美,空氣非常清新,游樂設施也很多。孩子在這里玩得特別開心。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帶著家人再來游玩,多多支持咱們的鄉村旅游。”前來旅游的張女士開心地說道。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東溝小漁村品牌效應,東溝社區不斷完善文化廣場、景區綠化美化、蔬菜觀光采摘大棚等配套建設,充分挖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和曲子戲、鄉土文化等特色旅游文化,連續三年成功舉辦鄉村旅游文化節,大力推進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這一項項舉措不僅提升了旅游業綜合服務實力和經濟效益,更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讓村民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隨著東溝小漁村知名度的不斷攀升,有力推動了當地農特產品銷售與市場接軌,有效促進了民風轉變,不僅為周邊群眾提供了休閑度假好去處,也為硯峽鄉“三線五點”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年來,東溝小漁村累計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實現收益450萬元,戶均增收達到3萬元。談起未來,東溝社區黨支部書記唐國繼信心十足,“我們將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產業主導、群眾參與、集體增收’的原則,全力推動東溝小漁村AAA級旅游景區創建,以多元化產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