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2-01
- 點擊:594
- 來源:金昌日報
據金昌日報報道 自《鄉村振興促進法》實施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針總要求,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新篇章。
鄉村產業發展不斷興旺。我市緊緊圍繞打造高品質菜草畜百億產業鏈,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培育壯大,電商服務中心網點以及高原夏菜、牧草交易、農產品收購加工等農產品生產、集散、銷售市場和冷鏈物流儲運體系加快建設。永昌肉羊、元生綿羊奶入選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高原夏菜、牛羊肉、胡蘿卜等特色農產品知名度越來越高。全面構建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全產業鏈體系,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鼓勵支持社會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訓、技術支持、創業指導等服務,加強農村專業人才培養和人才服務平臺建設,培訓農業各類人才4400余人次,鼓勵引導農業領域專業人才230余人投身鄉村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鄉村文化建設不斷繁榮。我市積極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作用,大力實施“鑄魂、守根、塑形”行動,挖掘優秀農業文化深厚內涵,積極爭取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風貌提升等項目,支持建設鄉村記憶館,扶持永昌卍字燈俗等非遺項目。開發面塑、活性炭雕、紅山窯制陶等特色旅游產業,策劃舉辦鄉村旅游節、民俗文化展等節會活動,農村文化市場活躍繁榮。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有序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不斷提高廢舊農膜、秸稈、尾菜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全力實施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國土綠化、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項目,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加強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金川區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
鄉村組織建設逐步增強。堅持以黨建引領創新鄉村治理,積極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開展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持續深化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提高基層干部工作能力。指導和支持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修訂完善村民會議、議事協商等制度,健全完善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培育發展社會組織291個。積極推行村民議事協商“六步法”,完善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增強村民自治能力。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積極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記者 劉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