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1-09
- 點擊:567
- 來源:定西日報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穩則經濟穩。近年來,定西市委、市政府聚焦穩增長、快轉型、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強工業”行動和“兩聚力四強化一抓實”追趕發展路徑方略,縱深推進“工業產業攻堅大突破年”行動,接續實施工業發展“333”行動計劃,加快十大工業產業鏈建設,工業經濟在逆境中追趕進位,預計2022年全市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53億元,增長7.5%,規上工業占GDP的比重由2017年的8%提升到2022年的9.6%,走出了一條具有定西特色的工業振興和質量提升之路。
謀篇布局 高位推進
政策引領促發展
定西市全面完整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聚力強工業引領追趕發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構建有效推進機制,為工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年召開工業大會,表彰為工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企業家,兌現獎勵扶持政策。對工業經濟工作提要求、厘思路、作部署,定期調度、協調推進,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切實引導產業方向和發展預期。先后出臺工業強市“1+5”政策及《定西市工業發展“333”行動計劃》《定西市聚力強工業引領追趕發展實施方案》《定西市“十大工業產業鏈”建設實施方案》《強工業2022年穩增長》等十個行動計劃、《定西市成長型工業企業二次窗口政策“一企一策”》《定西市停減產企業“一企一策”》《定西市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條塊支撐、縱橫配套、遠近結合、閉環保障的組合式“政策包”“工具箱”,全方位勾勒出工業追趕發展的任務書和施工圖。
項目支撐 產業帶動
集約集聚擴體量
項目建設是發展的“牛鼻子”。定西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夯實工業發展基礎的“生命線”,突出謀劃項目抓招商、在建項目抓推進、建成項目抓達產,推動液氫制備及氫能裝備制造基地、奇正藏藥醫藥產業基地建設、中建材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索通公司鋁用碳材料、漳縣電能替代節能減排制鹽等一大批重大帶動性工業項目落地建設。2017年以來,全市累計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417個,投入建設資金325億元,147個項目建成投產并發揮效益。2022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30%以上,總量是2017年的2.3倍,為工業持續穩定增長積蓄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定西市深入打好產業基礎和產業鏈高級化攻堅戰,立足區域產業特色和功能定位,確定中醫藥、馬鈴薯、草牧、新能源、新型建材、裝備制造、有色冶金及加工、種子種業、鹽、礦產加工等十大工業產業鏈,建立“鏈長鏈主”制度,壓緊靠實“鏈條責任領導+鏈長單位+鏈主企業”責任,合力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力爭打造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種子種業、鹽產業、礦產5條百億級產業鏈,中醫藥、馬鈴薯、草牧、裝備制造、新能源5條千億級產業鏈。2022年十大工業產業鏈產值突破506億元,同比增長25.2%,簽約引進總投資248.66億元的十大工業產業鏈項目74個,到位資金126.4億元,新入規企業42戶,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220戶,產值過億元企業達53戶。全市工業經濟規模、結構、效益穩步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后勁更足。
創新驅動 數字賦能
轉型升級提質量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轉型升級步伐。深入實施工業發展“333”行動計劃,全力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改造,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自“333”行動計劃出臺以來,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項目138項、完成投資103億元。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組建技術創新平臺,全市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5家,企業研發機構作為技術創新的中堅作用逐漸凸現,全市工業正在加快從傳統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業向新型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向轉變。
數字經濟既是經濟轉型增長的新變量,也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藍海。定西市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提升數字定西基礎設施水平,建成通信基站2.13萬座,5G基站4377個,聯合大數據中心上線運行,市級匯聚數據實現大數據基座云上匯聚存儲。加速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史丹利高塔復合肥車間被認定為甘肅省第一批數字化車間;高強度緊固件智能工廠、中慶玄和玻璃精深加工數字化車間等智能化項目建成使用。數字經濟的蓬勃興起,為定西轉型發展蹚新路賦能增勢,加速了信息化、智能化與傳統工業的深度融合。
完善機制 助企紓困
優化環境激活力
定西市始終堅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第一品牌、第一資源、第一競爭力”,堅持“政府圍繞企業轉、企業的事情馬上辦”的服務理念,“五式工作法”穩市場主體助力經濟增長典型經驗被國務院通報表揚,親清政商關系更加和諧穩固。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全面落實惠企政策。市級財政每年安排資金5000萬元以上,安定、隴西、臨洮安排2000萬元,其他縣安排1000萬元,用于企業培育、平臺建設、技術改造等工業政策獎勵。近三年來,共兌現強工業政策獎勵資金5848萬元;兌現二次窗口期優惠政策獎勵資金2146萬元;幫助企業向上爭取國家和省級各類資金5515萬元。在惠企政策引領下,更多企業創新爭先、追趕進位,為工業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創新實施政企溝通早餐會制度,由市級領導主持,與企業負責人共進早餐,面談式問需、點對點紓困。市紀委監委、市委督查室對企業的困難訴求實行臺賬式管理、清單化交辦、跟蹤式問效,確保交辦事項如期辦結。2022年以來共舉辦早餐會31次,跟進解決企業反映的資本融資、要素保障、市場拓展等困難訴求247件。清償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賬款4157萬元,清償比例達到95.24%。同時,建立精準對接服務機制,向企業派駐首席服務員、黨建聯絡員提供保姆式服務,推動惠企政策不來即享、應享盡享,形成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營商環境,切實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千金壓艙石,一穩定乾坤。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定西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省強工業大會“立非常之志、謀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的要求,深入實施“兩聚力四強化一抓實”追趕發展路徑方略,統籌推進強鏈補鏈、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等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工業經濟在高質量追趕發展中行穩致遠,為2030年建成千億定西做強支撐,為定西基本現代化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