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1-19
- 點擊:540
- 來源:甘肅日報
沙勇忠 朱永彪
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疫情沖擊等影響,2022年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多個指標表現優異,如在新能源等領域迎來利好并取得新的突破。目前,我省實現更好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邁上新征程,我省社會經濟發展可從以下幾點發力。
首先,保存量、做增量、提質量、控變量,做好加減乘除。在穩住基本盤的同時,優化項目和規劃。進一步深化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和融合,拓展與兄弟省份的合作。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聚焦重點任務,集中優勢資源,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次,推動地方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融合共生。轉變思路,主動作為,率先謀劃既支撐國家戰略又帶動我省發展的大項目大工程。可積極申報規劃建設國家綜合綠色能源基地,或創新規劃建設“黃河流域中上游生態保護與新能源綜合改革試驗區”,加快建成綜合性、多元化、多模態的國家級新型能源基地,探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新模式,探索集生態保護、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產業與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我省已成為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在風電、光電、核能、油氣資源儲備和加工、多元能源通道建設等方面都具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具有變西電東輸為西電南下、西電西進的能力,具備建設成為集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能源安全等于一體的重要試驗區和國家綜合綠色能源基地的潛力和前景。打造國家綜合綠色能源基地,可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抓手,更好協調生態保護與能源安全戰略的關系,實現國家安全戰略與國家發展戰略的融合。同時,有助于破解西北地區的“輸血”與“造血”之間的關系難題,探索在西部地區實現“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生態安全屏障、承接產業轉移、新能源戰略、國家安全戰略等的融合發展新經驗。有利于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實現能源獨立;探索新能源產業的西北路徑、甘肅方案。從長遠保障黃河中上游地區生態功能和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創新對國土資源、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助推西北地區的高質量發展。
再次,推進科技支撐的強工業行動。工業化是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基于自身比較優勢,立敢爭天下先之志,積極搶抓科技革命新機遇,在適度引進中東部地區過剩產能的同時,加快探索科技支撐的新型工業化路徑,構建富有科技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我省已重點布局發展的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產業和未來產業,進一步優化科技力量布局和成果轉化,做好重點產業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目錄、技術引進指南及信息服務等精準服務。同時,積極探索符合我省省情的科技工業化、產業化實現路徑??山梃b兄弟省份經驗,以打造國家區域性科技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平臺等為依托,打造和重塑我省的支柱產業。
最后,突破吸引外資瓶頸促改革。在全國實際吸引外資再創新高的背景下,我省利用外資的總量較低。加大引進外資不僅有望成為我省提振經濟的一個短平快且潛力巨大的手段與方式,可以快速帶動經濟發展,而且對于轉變觀念和工作作風,以開放促營商環境轉變和綜合改革,帶動我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可以將加快引進外資作為擴大對外開放的抓手,借力和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實現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ㄗ髡叻謩e為蘭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管理學院教授、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