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5-10
- 點擊:259
- 來源:蘭州新區報
——新區多舉措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共同富裕先行區
近日,在秦王川廣袤的大地上,一座座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煥發出新顏,一個個美麗的鄉村如同一粒粒種子,萌生出新希望。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鄉風好、管理精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今年以來,為實現鄉村振興美好藍圖,蘭州新區妙用“加減乘除法”,穩步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共同富裕先行區。
創新加法 產業融合發展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一年春作首,連日來,在2萬平方米的花卉交易中心,各類鮮切、盆栽、凍干花卉五彩繽紛,吸引了省內外眾多商客慕名前來查貨源、詢價格,傳統農民變身的產業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摘、精選、包裝和發運。同時,花卉拍賣交易中心西北分中心,有12口交易大鐘、128個交易席位,每天可完成250萬枝的花卉交易,優質花卉源源不斷外運,產品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際市場,鮮切花出口連續多年位居西北第一。
新區農林水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新區以全鏈融合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實施“一區十園百社千戶”(一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十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百個規范化合作社、千個規?;N養加大戶)建設,現代農業到2022年已形成總投資330億元的56個項目,形成億枝鮮切花、200萬頭生豬、2萬頭奶牛、百萬噸飼料、200萬噸糧油、百萬頭生豬屠宰、冷鏈倉儲10萬噸等現代農業生態“種養加”循環產業集群,構建起集生態種養、精深加工、農藥疫苗、科研培訓、冷鏈物流和文旅康養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全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拓展減法 鞏固脫貧成果
近日,在中川鎮周家梁村,鎮村干部在村公示欄、微信群張貼轉發“甘肅一鍵報貧”系統申報流程和二維碼,引導農戶使用手機微信掃描“甘肅一鍵報貧”二維碼填寫基礎信息進行防返貧申報,全面提高“甘肅一鍵報貧”使用覆蓋面和政策知曉率。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區扎實開展“甘肅一鍵報貧”系統推廣使用。累計識別納入監測對象136戶539人中,60.3%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其余均落實了幫扶措施。3月底,依托新區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的穩定崗位,新區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達到6900人,比上年同期增長50%,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強化乘法 實施鄉村建設
和煦的春風,灰瓦白墻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家門口,幾臺農機正在田間往返穿行。在中川鎮華家井村村民陳玲家中,花草點綴的院落整潔溫馨,廁所和圈舍干凈衛生?!斑@幾年村里路修好了,車通了,環境變美了,現在村里經常有人前來賞花采摘、休閑度假。”陳玲邊打掃家門口衛生邊說。
近年來,華家井村著力建設宜居、人文、特色村莊,堅持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充分發揮好“頭雁效應”,優化“國有企業引領、龍頭企業主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參與、農民轉為產業工人”機制,通過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融合,帶動農戶在家門口就業。
2021年以來,新區把示范村創建作為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有序推進“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編制,以城鄉深入融合機制發揮乘數效應,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盤活優化三農資源實現矩陣相乘,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讓全域鄉村建設行動成果最大化,打造傳承與現代相融合的新區鄉愁品牌。目前,已成功創建省級示范村13個,完成全域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優化除法 激活鄉村治理
早上9時,西岔鎮漫灣村“積分超市”準時開業,貨架上擺滿了各種生活用品,但貨架上的商品不用花錢買,要通過積分來“兌換”,而積分則來自村民日常文明行為的積累。不少村民一大早便過來兌換心儀的生活用品。
村民方順芳每周都會去村里的廣場上打掃衛生或參加政策宣講?!盀榇謇锎驋咝l生,還能得積分。家里面的肥皂快沒了,今天用積分兌換了一些生活用品?!闭f起“積分超市”,村民方順芳豎起了大拇指。
為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漫灣村建立了“紅黑榜”公示機制,制定了“積分超市”管理辦法,確定評分分值,明確加減積分清單,每季度村黨支部都會組織村三委、“五老”人員、鄉賢、村民代表等組成評比小組,以戶為單位進行評比、公示。
在秦川鎮鏵尖村村委會公示欄上貼的“2023年為民服務清單”格外醒目,村民們津津樂道地談論著清單內容?!拔覀儗⒒鶎庸芾矸帐马椉叭罕婈P心關注的事務科學編制為清單,村社戶進行網格管理,形成村社干部包抓包干‘責任鏈’,定期對照清單內容和群眾訴求開展考核評議,讓群眾心中有數?!辩f尖村黨支部書記景博文每天早上走訪入戶成為他開始工作的第一件事。
漫灣村、鏵尖村的蝶變是新區鄉村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區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以積分制、清單制為抓手,著力做好“群眾最多跑一次”“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等工作,不斷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同時,注重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的全面實現提供了樣板,環境美、生活富、百姓樂的美好夙愿正在悄然實現。據悉,新區70個行政村均采用了積分制、清單制,先后創建了一批國家級省級示范村。(記者 魏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