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6-12
- 點擊:214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蹇勇德 嚴存義 范海瑞 金奉乾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張永剛
民勤縣紅沙崗工業園區始建于2005年。建園之初,很多人并不看好園區的發展前景,因為這里距東面的民勤縣城、南面的金昌市、西面的內蒙古阿拉善右旗都在60公里左右,被稱為“三不靠”地區。
然而峰回路轉。近年來,伴隨民紅路、S212線雅永公路等通車運行,“三不靠”變為“居中三連”,園區的區位優勢逐漸凸顯出來。
這一區位優勢也正是遠景能源這家具有全球視野的大型民營企業,在落戶園區過程中曾反復權衡過的核心因素之一。

遠景能源民勤制造基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攝
建鏈: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4月中旬,記者來到位于民勤縣紅沙崗工業園區的遠景能源智能風機制造基地,嶄新的廠房內,巨大的龍門吊來回“奔忙”,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著機械,一臺臺風機主機完成制造,走向廣闊市場。
據了解,遠景能源主要從事風力發電、儲能設備研發生產等,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我們選擇在民勤建廠,主要考慮以這里為制造基地,供應西北市場,同時搶抓‘一帶一路’機遇,輻射中亞市場。”遠景能源甘肅公司副總經理龔威告訴記者。
當下,西北地區新能源產業方興未艾。風力發電設備由于體積大、長途運輸不便,企業亟需靠近市場建廠,用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2022年,遠景能源在西北地區和中亞、西亞、北非等市場中標訂單量巨大,今年在民勤工廠生產交付計劃為440臺,預計可實現產值超過30億元,產能僅次于遠景能源江陰總部主機廠。”龔威說。
去年2月份,遠景能源民勤制造基地開工建設,8月25日,首臺智能風機下線,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目前,已經建成智能風機制造廠、多功能展示中心及區域運維中心。去年8月至12月,已生產交付106臺智能風機,年產值達到8億元。
企業真金白銀地投資,是對當地發展環境最有力的注腳。
“紅沙崗工業園區交通便利,在用地、用電、用水等基礎保障方面特別給力,政務環境特別好,從落戶到投產,政府有關部門一直有專人對接,實實在在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更加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龔威說。

遠景能源民勤制造基地車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攝
延鏈:裝備制造應“鏈”而生
企業發展,不僅看重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看重當地的產業環境。
民勤風光資源富集,沙漠、戈壁、荒漠面積遼闊,是全國發展新能源基礎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屬一類光資源區和三類風資源區。
縣域內可用于發展風光電項目的土地面積約4460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7139萬千瓦。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風光電項目均集中在民勤縣紅沙崗區域,入駐紅沙崗工業園區投資建設風光電項目企業28家,裝機容量279萬千瓦。
“目前風電項目建成160萬千瓦,光電項目建成119萬千瓦。民勤新能源產業發展才剛剛起步,發展空間巨大。”民勤縣發改局副局長陳國斌介紹。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自身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之外,民勤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特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東端,河西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加之民勤縣緊鄰內蒙古阿拉善地區,阿拉善更是風光資源“聚寶盆”,伴隨周邊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上游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將是市場大趨勢。
“著眼于新能源全產業鏈,近年來,民勤縣從新能源發電領域積極向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延伸,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業成為全縣重點發展的5條產業鏈之一。”陳國斌說。

民勤縣紅沙崗區域大片的光伏發電設備。(民勤縣發改局供圖)
補鏈:精準招商培育集群
立足風光資源稟賦優勢,“十四五”以來,民勤縣緊盯“雙碳”目標,堅持把風光資源接續開發、新能源裝備制造全產業鏈構建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以打造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集群發展高地為目標,聚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緊盯行業領軍企業、行業標桿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成長性較好的高科技企業,積極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全力推動形成“風光核氫火”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
根據相關規劃,民勤縣在“十四五”規劃建設甘肅至浙江特高壓輸電通道,以金昌、張掖、武威地區新能源資源為基礎,開發風電400萬千瓦,光伏700萬千瓦,以新型調節型煤電改擴建為支撐,改擴建煤電400萬千瓦,配套建設新型儲能200萬千瓦。縣域風光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將成為新能源全產業鏈構建的重要牽引。
目前,按照新能源發電與裝備制造產業同步發展的原則,裝備制造產業方面,民勤縣引進的遠景2GW智能風機制造基地項目實現整裝風機量產,遠景智能葉片制造、浙能儲能系統數字化智能工廠生產線、青島天能風力發電塔架生產基地、江蘇常友機艙罩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已與浙江尚馳就風力發電機制造、江蘇英邁就電線電纜和集成柜體制造、北京京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就廢舊葉片回收再利用、智能運維等項目達成意向性協議。
民勤縣委書記李萬權表示,民勤縣將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導向,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堅持產業為綱、項目為王、綠色優先、量質并重發展方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落地實施,突出做大新能源產業,不斷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民勤縣紅沙崗區域集中連片的風機。(民勤縣發改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