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6-21
- 點擊:176
- 來源:武威日報
據武威日報報道今年以來,天祝縣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良好的糧田,為糧食高產、穩產、均衡增產奠定基礎。
連日來,在天祝縣松山鎮大圈灣村一帶的田野里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數臺挖掘機、推土機正在山坡上剝離土地耕作層、平整土地、開挖溝渠,加緊施工,這是松山鎮為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強力推進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
天祝縣部分鄉鎮由于山大溝深,農田地塊分散、道路狹窄,大型農機無法進出,嚴重制約了生產效率的提高。近年來,該縣堅持以提高糧食產能為目標、提升建設質量為核心,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并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根據地理條件、產業分布,合理規劃各項目區建設內容。通過項目實施,有效解決了灌溉設施不完善、機械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提升了耕地質量和種植產量,提高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同時,堅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與高效節水工程相結合,促進農業灌溉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肥水一體化示范工程,堅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撂荒地專項整治相結合,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煤場村以前的土地主要以坡度25度以上的山旱地為主,種植主要以‘二牛抬杠’為主。去年以來修建了1800畝高標準農田,有利于大規模的機械種植,為煤場村以后的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朵什鎮煤場村黨支部書記陳澤正說。
高標準農田使得“靠天田”搖身變成“高產田”,老百姓種田的底氣更足了。另外,為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該縣還在所有高標準農田里安裝了智能監測設備,能夠實時監測農業生產中所要關注的墑情、苗情、蟲情、災情等情況,并能自動預警,提升了精準監測、科學防控和農業災情預警水平,筑牢了鄉村振興的“耕”基。
(蘇智成 張大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