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8-31
- 點擊:0
- 來源:隴南日報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楊
兩當縣以養殖互助組、養殖大戶為依托,借助外地企業、引領本地品種,不斷發展壯大生態養殖產業,推動全縣生態養殖產業縱深發展。通過幾年的發展,加之連續8年的獎補政策扶持,兩當縣放養雞飼養量呈幾何倍增。2022年,全縣生態放養雞數量達到130.1萬羽,從事生態放養雞農戶2853戶,養殖經營主體29個。生態放養雞成了兩當鄉村振興路上名副其實的“金鳳凰”。
抱團“小群體” 初現大規模
夏末秋初的兩當,森林蒼翠,氣候宜人,境內高達74%的森林覆蓋率和83.5%的林木綠化率,使這里儼然成了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走進西坡鎮合心種養殖合作社,這里群山環繞,綠樹成蔭,幾排現代化的養雞廠房在蔥蔥郁郁的灌木掩映下,顯得格外耀眼。該合作社占地120畝,已累計投資450萬元,建成標準化孵化室1個、標準化育雛脫溫室3座、50噸保鮮庫1個、多功能展廳1個、產品包裝車間1座、變蛋加工車間1座、放養式移動圈舍15個。合作社年孵化雛雞25萬羽、育雛10萬羽、放養10萬羽。走進育雛車間,數以萬計的小雞你追我趕,歡呼雀躍。
西坡鎮現今圍繞“三養一藥”和“八有”山地立體農業發展思路,按照產業布局、長短結合、立體發展、綜合推進方式,積極動員合作社、農戶大力發展生態放養雞養殖,逐步探索出一條“合作社+大戶+農戶”的養殖新模式,輻射帶動全鎮及周邊五個鄉鎮發展生態放養雞養殖,著力打造集孵化、育雛、養殖、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西坡合心種養殖合作社產業點,按照統一防疫、統一品種、統一養殖、統一銷售的“四統一”機制向農戶發放雞苗、提供技術、科學管理,確保出欄的雞達到合作社收購的綠色認證品質。
同時,動員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發展100到500羽的蛋雞養殖,每只蛋雞的利潤60到70元,解決了留守婦女老人的增收問題,提高了農戶收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目前,西坡全鎮有8家萬羽以上蛋雞養殖合作社、2家家庭農場,帶動690余戶農戶參與蛋雞養殖。
宏遠家庭農場是西坡鎮一家較為典型的生態放養雞養殖農場,該農場依托積累多年的養殖經驗,通過不斷嘗試,選擇了適合西坡鎮散養為主的紅肉雜肉雞品種,提高了散養生態放養雞的品質。他們通過建立微信群、拍攝短視頻,不斷對外宣傳推介林地散養雞的優點,成功打通了成都市場,紅肉雜肉雞的年養殖量達到20萬羽,年產值2000萬元,年利潤也突破了200萬。
戶養百只雞 收入過萬元
走進金洞鄉樺林村生態雞放養點,郁郁蔥蔥的樹林里到處都是雞鳴聲。俯首朝林中望去,密密麻麻成群結隊的散養雞在樹林間悠閑地散步覓食。
樺林村林地多,耕地少,為了鼓勵農戶合理利用林地資源,金洞鄉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引導群眾發展林下生態養雞產業。由樺林村黨支部領辦的恒源生態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充當了當地生態放養雞發展的“領頭羊”。
“我們成立恒源生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初衷,就是通過‘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牽頭,帶動群眾發展’的模式,引領全鄉發展生態放養雞產業。”目前,該合作社有養殖區15個共1500畝,年循環養殖生態放養雞可達10萬羽,實現年產值1000萬元左右。說起合作社的發展,負責人鞏耀武臉上堆滿了笑容。
鞏耀武介紹,合作社每年以村集體200畝林地、20萬元幫扶資金和每戶脫貧戶1萬元為基數,按照不低于8%的標準保底分紅,帶動群眾300戶,基本實現了有意愿群眾“戶養百只雞,年產萬枚蛋,收入過萬元”的目標。
“靠山吃山”勿忘“山靠人養”。為發展好林下養殖,2013年起,鞏耀武一邊堅持植樹,一邊生態養殖,走出了一條綠色循環的生態養殖之路。2017年,合作社成功注冊“樺林松”商標。2020年,“樺林松”放養雞和雞蛋經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8年扶持扶起億元產業
兩當縣的生態放養雞發展如此迅速,離不開縣委縣政府契合實際的發展思路和對生態放養雞產業的持續支持。“有林的地方就有生態放養雞。”兩當縣委書記郭省軍說:“這就是兩當生態放養雞的發展目標!”
兩當縣屬北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處在由暖溫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境內有良好的飼糧飼草資源,且污染源少,是理想的養殖基地。“我們的生態放養雞,喝的是晨露水,吃的是綠蟲草,下的是綠殼蛋。”短短一句話,縣長武冰對兩當生態放養雞的放養環境描述得淋漓盡致。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使兩當縣自古以來就有發展養雞的傳統,一直以來人均飼養量在20羽以上,且都為傳統的自然放養。自2015年來,兩當縣從聯合養殖逐步向“小群體、大規模”模式轉變,從2020年開始,養殖種類也由肉用型為主向蛋用型為主轉變。
兩當縣立足山地條件,發揮生態優勢,深挖“土”資源,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探索出了“地下有藥,樹上有果,林中有雞,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魚,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體農業新模式。郭省軍說:“‘八有’模式的全面推進,實現了兩當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兩當縣還把生態放養雞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之一,貧困戶一直享受脫溫雞苗的獎補優惠政策,連續8年的產業扶持政策助推了該縣生態放養雞產業的穩定發展。與此同時,該縣還對進駐兩當的企業,在土地使用、稅收、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執行上,能優惠就盡量優惠,一切從優從簡辦理。屠宰企業進駐兩當時,還就冷鏈設施等服務保障提供免費支持。僅今年前兩季度,兩當縣就為458戶農戶、15個經營主體撥付放養雞獎補資金336.2761萬元。
為了更好地拓寬銷路,促進農戶增收,兩當縣還成功申請了琵琶崖綠色認證商標,同時還申請了呱呱雞、呱呱蛋等品牌,極大地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另外還培養了東坡慧慧姐、趙炳樂等鄉土電商人才,積極利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新媒體平臺,開展電商直播,拓寬銷售渠道。2023年,該縣生態放養雞的年總產值有望突破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