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9-01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榮飛瓊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為我省推進數字經濟和產業發展全面轉型,為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釋放新潛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中藥材產業作為我省“六大支柱產業”之一,要把握政策機遇,創新數字供應鏈融資模式,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助推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形成供應鏈融資生態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推進實體經濟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體系,必須集聚各類要素、匯聚各項政策、凝聚各方力量,政府作為供應鏈融資生態的全局方向引導主體,其作用舉足輕重,應制定中藥材企業具體融資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發揮財政專項資金作用,探索融資模式的多元化,為數字供應鏈融資模式順利運作提供政策保障。要與金融機構聯手設立貸款擔保,減輕金融機構提供融資的風險負擔,引導資金流向政策扶持企業,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利用效率。要完善中藥材行業相關運營機制及規范,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整合各相關部門職能,形成統一管理和監管模式,高效精準定位主體責任,降低融資風險。
以龍頭企業帶動中藥材企業數字化融資。近年來,我省中藥材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產業起步晚、規模小、效益差,龍頭企業數量少,帶動作用不強。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僅靠出售原藥材,難以開展中藥材產業鏈數字化改造。必須搶占先機,抓住機遇,對全省中藥材產業鏈進行優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才能帶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提高龍頭企業數字化發展的能力,鼓勵企業使用現代金融技術,創建以大數據、區塊鏈為技術支撐的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帶動上中下游各類經營主體協同發展。要建立甘肅省中藥材產業聯合體,形成機制靈活的聯農帶農機制,發揮區域性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發揮積極作用。
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數字供應鏈金融模式具有復雜的網絡結構,利用金融科技建立一個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為一體的平臺,才能更好地創新融資模式。要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實現對企業從生產、貿易、運輸到倉儲的物流全流程軌跡追蹤,生成覆蓋全鏈條的智能化監控網絡,為金融機構精準掌握融資企業在各環節的資金需求提供信息支撐。要基于傳統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進行創新設計,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創新訂單融資模式,通過供應鏈金融平臺與中藥材交易中心平臺對接,降低中藥材企業貸款門檻,實現提供產品動態抵質押融資服務。要因地制宜創新供應鏈融資具體實現模式。分散種植地區應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保證農戶銷路和收入,保障企業中藥材原料的質量。已經形成規模的種植地區,應深度挖掘電商平臺等新興渠道,與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合作,全面拓寬中藥材的銷售渠道。
完善融資平臺基礎建設。我省部分中藥材種植地區物流業欠發達,種植戶儲存和銷售中藥材的困難大,供應鏈融資發展較慢,從而影響了中藥材行業提檔升級。要疏通企業物流通道,對于急需銷售的中藥材運輸車輛,確保通行證及時發放,簡化申辦程序,融合共享、全省互認。同時,加大脫貧地區物流設施建設,在當地建設智能化中藥材儲存倉,完善山區道路運輸體系,加快推進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優化運輸模式,提高運輸效率,打通“最后一公里”梗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供數字化、智慧化運輸方案。要加快中藥材企業及金融機構的網絡化建設步伐,將銀行、稅務、保險等信息數據進行整合,消除信息壁壘,最大程度降低全鏈融資風險。要加大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在省內中藥材主產區建立數字化中藥材銷售平臺,積極參與全國中藥材信息共享與交流,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進出口商會、中藥博覽會,加強品牌建設,積極推進省內中藥材地理標志認證工作,推動甘肅從中藥材資源大省向中藥材產業強省邁進。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中藥材產業數字化發展進程中,人才尤為重要。要大力培育中藥材高科技高水平人才團隊,加強中藥材企業與省內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的合作和交流,建立由醫學院、科研機構和企業研發部門組成的中醫藥專家研發小組,整合現有的中醫藥科技資源,跨行業合作,集中優勢,推動中藥材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推進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定期開展人才隊伍建設階段性評估,形成以評促優的動態調整機制。同時,要進一步整合數字經濟和中藥材技術人才資源,鼓勵中藥材企業與高校有機結合,設置交叉領域研究培訓班,確保復合型人才發展及工作優先謀劃、優先布局、優先發展,人才缺口優先填補。
作者為蘭州財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