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9-11
- 點擊:0
- 來源:蘭州新區報
成排的農機犁過馬鈴薯田。
馬鈴薯裝車。
喜迎豐收。本組圖片均由記者 羅晉業 攝
金秋,新區中川園區萬畝馬鈴薯迎來豐收。
在新區中川園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伴隨機器的轟鳴聲,一顆顆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從大型自動收割機里滾落,村民們緊隨其后分裝成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中川園區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嚴守耕地“紅線”、聚焦糧食種植主責,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高標準農田提升改造項目累計完成3.04萬畝。同時,結合撂荒地整治行動和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平整土地2萬畝,均進行了土壤改良和水利設施配套,實現了土地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管理,筑牢了區域糧食安全基礎。
隨著馬鈴薯、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種植不斷規模化、產業化,有效帶動了機械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在農作物種植和收獲兩季,給當地村民創造了不少就業崗位。另外,部分村民把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反過來給土地承包企業打工,不但避免了因土地分散造成的浪費和效益低下等問題,還拿到了地租和工錢兩份收入,可謂一舉兩得,進一步釋放了農村的發展活力、改革紅利。
“我把27.4畝土地以每畝300元的價格流轉給了園區農投公司,一年僅流轉土地的收益就有8100元,比自己種強多了。”元山村村民丁元子說,農忙時節,他在家門口務工月均收入能達到4000元。
“馬鈴薯豐收,我就來幫他們裝馬鈴薯,每天能掙180元到200元不等,一個月的收入能達到6000元。”中川鎮元山村村民趙金歡笑著說,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小孩,比出去打工劃算多了。
“馬鈴薯都是訂單種植,訂單價格每噸1650元。由于今年馬鈴薯行情好,訂單收購價從1650元/噸上漲到2000元/噸。”新區中川園區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劉興啟說,中川園區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今年扎實開展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種植糧食作物5萬余畝,打造了空港5萬畝“精致農業樣板基地”,同去年相比,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約8900畝。種植的馬鈴薯每畝產量達6000斤,預計收獲2.1萬噸,畝均凈利潤能達到1400元至1500元。(記者祁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