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9-13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魏江東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決扛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政治責任,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將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動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增強鄉村振興“原動力”。基層黨組織要聚焦地方實際發展需要,健全“外引+內培”人才培育機制,不斷壯大“土專家”“田秀才”隊伍,建設一支本土骨干力量。嚴格落實返鄉人才、鄉土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引導鼓勵各類能人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身家鄉建設。按照“把能人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能人”的思路,對有意愿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各類能人,及時納入村級后備干部培養,依法有序吸納進村“兩委”班子,促使各類人才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
抓實骨干隊伍,育強鄉村振興“生力軍”。通過鄉干部“向下派”、農村能人“擇優選”、務工返鄉和退伍人員“往回引”、高校畢業青年“公開聘”等方式,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計劃,加強村級“頭雁隊伍”建設,培養鍛造一批引領鄉村發展的主力軍。加大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力度,把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的優秀青年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落實好導師幫帶培養機制,鍛造出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骨干隊伍“后備軍”。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建立黨員先鋒崗、劃定黨員責任區,全面推行黨員承諾、踐諾制度,確保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站得出、頂得上。
發展富民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按照“黨建引領、融合發展、抱團振興”的思路,積極找準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點、驅動點和牽引點,推動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融合發展,互促共贏。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健全延伸種、養、加、購、銷產業鏈條,加快構建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形成鄉有業、村有品、戶有策的產業發展新路子。
聚焦文明和諧,繪就鄉村振興“同心圓”。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加強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使之成為團結群眾、教育群眾、凝聚人心的主陣地。積極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道德模范等評比活動,挖掘選樹一批模范典型,帶動群眾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行“1+1+N”(每個村1名網格長、每個社1名網格輔助員、若干黨員聯系戶)模式,劃定黨員責任區,常態化開展民生服務、矛盾調解等工作,努力將矛盾問題解決在一線、糾紛化解在基層、隱患消除在萌芽。
突出環境整治,扮靚鄉村振興“新顏值”。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和黨員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主心骨”“領頭雁”作用,探索建立“黨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激發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采取一拆、二清、三栽、四拓寬、五亮化、六提升“六步工作法”,統籌推進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開展綠化、美化、亮化“三化”行動,抓好小花園、小菜園、小庭院“三園(院)”建設,落實改廁、改廚、改庭院“三改”措施,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鄉村顏值。
作者為定西市安定區高峰鄉副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