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0-27
- 點擊:0
- 來源:甘南日報
據甘南日報合作報道 近年來,甘南州以培龍頭、延鏈條、拓市場為目標,統籌產業鏈鏈主企業、養殖和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產品銷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牧場資源,大力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發揮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示范帶動效應,逐步完善牦牛集約化養殖和精深加工鏈條,通過示范帶動和引領,有效補齊生產加工環節短板和弱項,推動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甘南是全國“六大綠色寶庫”之一、“五大牧區”之一,2017年被授予“中國牦牛乳都”稱號。據了解,甘南州內有牦牛120多萬頭,約占全國總數的7.5%。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牦牛產業,甘南州強力推動投資2000萬元的甘南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撬動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等社會資本投入820萬元,對全州418家養殖專業合作社暖棚、儲草棚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進一步提升牦牛科學養殖基礎條件。各縣市統籌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加大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投入,2022年累計投資1.98億元,實施了一批重點扶持項目。今年瑪曲縣投資1339萬元實施河曲馬場萬頭牦牛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已建成暖棚5000平米,飼草棚4000平米,配備飼料加工設備4套;碌曲縣投資2070萬元建設貢巴甘青川活畜交易市場,打造甘青川交界地區最大的活畜流通和貿易集散地,投資5000萬元建設畜牧產業園,第一條生產線已運行,年屠宰能力達到25萬頭;夏河縣投資2100萬元實施科才鎮萬頭牦牛養殖育肥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項目已爭取落實投資8000萬元;全州實施牦牛生鮮乳冷鏈物流及加工項目、甘南高原草地優質牦牛藏羊肉冷鏈庫等55個專項債券項目,累計發行專項債券8.44億元,有效夯實了牦牛產品倉儲流通基礎。同時,通過積極引導培育,安多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燎原認定為省級數字化車間,雪頓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深秋時節,走進瑪曲縣河曲馬場甘南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剛吃完玉米、燕麥、大豆的牦牛犢正撒著歡兒。自去年冬天在這里對牛犢嘗試原生態設施補飼以來,牛犢不再因秋冬春枯草期掉膘了,草場壓力小了,牛犢出欄時間也從秋季實現了全年四季。
甘南州積極推行“舍飼半舍飼”和“補飼”的科學養殖模式,州縣籌措資金800萬元,在碌曲、瑪曲、夏河、合作四縣市開展鼓勵2-4歲牦牛出欄獎補工作,引導養殖戶逐步轉變出欄方式實現四季均衡出欄,縮短牦牛出欄周期、提升養殖效益,持續鞏固草畜平衡成果。鼓勵引導群眾發展飼草產業,建成加尕灘、卡加道、雙岔鎮、申藏鎮、長川鎮5個萬畝飼草料生產基地,扶持培育較具規模的優質牧草種植、草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公司)和經濟合作組織30余家,成立草種生產經營企業40余個,全州每年度人工種草面積約18萬畝,優質飼草料生產供應能力不斷增強,為實現產業轉型和轉變養殖模式奠定了良好的飼草基礎。(記者 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