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0-30
- 點擊:0
- 來源:平涼日報
據平涼日報報道 日前,記者獲悉,今年我市堅持把新興產業作為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核心抓手,緊抓戰略機遇,發揮平涼優勢,加快產業培育,生物醫藥、智能終端、紙制品、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邁入了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全市工業結構逐步優化,正在向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生物制造起步成勢。我市發展生物發酵的綜合能源成本僅是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三分之一。目前,年產150萬噸玉米加工淀粉項目已建成投產,為下游生物發酵提供了充足原料;淀粉糖項目即將上馬,將進一步提升生物發酵原料保障能力;與10戶生物制造延鏈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投資10億元的陜西量維醫藥原料綠色制造項目開工建設,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5億元,上繳稅收7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個。計劃利用3至5年時間,形成10戶以上企業入駐、年產值百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打造西北地區最重要的生物制造研發和產業化基地。
智能終端快速聚集。搶抓東部地區智能終端產業轉移機遇,引進智能終端制造企業13戶,累計實現產值16.7億元,7戶入規納統,4戶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首批“甘肅制造”國產電腦、電動牙刷、血氧儀、微型耳機等產品已在平涼下線。香港衛理集團投資15億元年產值50億元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已開工建設,龍頭帶動效應將極大增強。
裝備制造日趨優化。以建設先進裝備制造基地為目標,致力于發展節能環保、礦用機械、電工電器、復合材料及制品等特色裝備制造產業。依托紅峰公司、虹光公司等22戶骨干企業,加大行波管、接觸器、斷路器、智能疏水閥、凝結水回收裝置、減溫減壓器等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培育力度,不斷推動傳統裝備制造業改造升級。
綠色紙品包裝勢頭強勁。以靜寧恒達、寶馬紙業為代表的紙制品生產企業基礎雄厚、經營穩定,長期以來為全市制造業穩步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全市正在打造西北最大的綠色紙品生產基地,涵蓋生活用紙、包裝用紙、印刷用紙、無紡布等多個品類。今年6月,由保定雨森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甘肅雨森生活用紙、包裝紙、非織布生產項目在崇信縣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造紙基地,推動紙制品產業集群鏈式發展,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繳納稅金1.5億元,吸納就業人員1000多人。
新能源初具規模。平涼既是傳統能源基地,也是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資源開發利用條件良好,具有發展新能源的潛力和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新能源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17萬千瓦、風力發電12.5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1.5萬千瓦。在建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85萬千瓦,光伏45萬千瓦,風電40萬千瓦,分別布局在崆峒區、華亭市、崇信縣、靜寧縣。
新材料從無到有。甘肅景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生物基全降解塑料項目已建成投產,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入規。引進的平涼幄肯中晶碳素復合材料項目,概算總投資約10.57億元,分兩期改造建設高純碳纖維復合熱場材料生產線,并配套建設研發中心及品牌展示中心。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8億元。目前,該項目已落地試產,合計生產軟氈、硬氈10萬余噸。(記者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