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1-15
- 點擊:0
- 來源:甘南日報
記 者 張彩霞 馬玉潔
通訊員 李文祥
今年以來,臨潭縣以“三抓三促”行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為契機,緊扣年度各項目標任務,搶抓政策機遇,優化發展思路,細化推進措施,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全面推行“三亮”“三領”工作機制,持續優化完善經濟運行調度、重大項目協調推進、重點工作領導包抓等制度,定期召開全縣季度經濟運行調度會,及時召開各行業內部經濟分析研判會,分析研判經濟形勢,強化經濟運行調度,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增長。制定出臺有關促進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措施,全力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穩中有增,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評價結果位列全州第三,交出了一份好于預期、優于同期的“年中答卷”。
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先后爭取到中央預算內投資、省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項目32個,下達資金8.12億元。縣第一人民醫院遷址新建、全民健身中心等9個州列重大項目加快建設,農村護村護田河堤、長川羊永供水管網延伸等14個涉藏專項項目有序推進,展現出了項目建設持續提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的良好局面。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持續深入開展物資交流會等全民消費活動,羊永、新城、流順、冶力關等鄉鎮經濟活力逐步釋放,切實形成了一批消費新場景、新模式和新業態。堅持以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主線,借助中國作家協會幫扶力量,緊扣“一心三區一線”旅游發展布局,大力發展田園觀光、農業觀光、生態康養等鄉村旅游新模式,中國當代作家書畫館高水平建成,一系列重大節慶活動高質量舉辦,一大批優秀文學作品相繼出版發表。扎實推進冶力關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價報告已通過國家文旅部評審,游客中心按期建成,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接待游客213.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5億元。
產業質效穩步提升。全力做大做強“牛羊豬藥菜菌”六大特色農牧產業,著力延鏈補鏈強鏈,產業增收體系日益完善。投入產業發展資金2.83億元,實施到戶產業扶持、特色種植基地、牛羊養殖示范點等項目35個,建成中藥材、蠶豆等標準化種植基地13.2萬畝,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規模達到19萬畝以上。打造養殖小區14個、養殖專業村4個、養殖示范點9個,規模高效養殖占比達到60%以上。持續深化與中國農科院對接合作,打造農產品檢測中心、品牌研發孵化中心、標準化產業化中心,全力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面做好農產品展銷、營銷、促銷“三篇文章”,培育“甘味”農產品品牌5個,青稞掛面、燕麥沖劑、藜麥等10余種農特產品備受市場青睞。扎實開展“強科技、強工業、強縣域”行動,持續抓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企業梯度培育壯大和集群發展,強化工業運行精準調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4%。
鄉村振興有序推進。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用好用活“一鍵報貧”系統,扎實開展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精準識別納入監測對象31戶151人,制定完善“一戶一策”針對性幫扶計劃,全面落實產業、就業、綜合保障等幫扶措施。截至目前,全縣共有“三類戶”1644戶6832人,通過精準落實幫扶措施,1179戶4872人消除風險。投入財政銜接資金4.02億元,篩選項目671個,開工率100%。持續深化與中國作協、天津市東麗區、蘭州市、省交通廳等單位幫扶協作,爭取東西部協作資金5130萬元,實施農產品產地交易市場、生態產業園區標準化生產廠房等項目26個,為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群眾增收奠定堅實基礎。爭取中央定點幫扶資金375萬元,組織實施文學事業發展、干部能力提升、鄉鎮圖書館建設等幫扶項目,為豐富全縣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幫助。精準落實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發放小額貸款775戶3701.5萬元、富民貸443戶6300.78萬元,鄉村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群眾致富步伐全面加快。大力實施“5155”鄉村建設示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全面開展鄉村治理,整合投入各類資金2.23億元,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29個,建成衛生戶廁2586戶,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300噸,傾心打造4個鄉村建設省級示范村。
市場活力加速釋放。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電子證照匯聚種類、數量較年初增加一倍以上。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和全程網辦率分別達到98.5%、97.2%。全面推進企業開辦“一窗通辦”“跨省通辦”,大力推進“全程網辦”,努力實現群眾“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年內新增市場主體、企業、個體工商戶2334戶。“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服務質效全面提升,群眾來電答復率、留言辦結率達100%。深入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研究制定《臨潭縣2023年招商引資工作方案》《臨潭縣投資指南》《臨潭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成立5個招商小分隊赴外招商,先后組成專班赴天津、北京、江蘇、貴州、重慶、陜西、四川、廣東、云南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持續提升招商引資整體層次水平。上半年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6個,完成簽約額7.6億元,其中悅湖酒店、食用菌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已開工建設,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搶抓春季植樹黃金時節,累計完成義務植樹0.28萬畝,栽植各類苗木46.76萬株,實施退化草原改良2萬畝,鼠害防治5萬畝,努力為打造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貢獻臨潭力量。2023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項目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2500萬元。高水平謀劃引進擬投資25億元的智能化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72項中央和省級第一、二輪環保督察反饋以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全部整改到位,25起信訪交辦案件全部辦結。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成效顯著,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居全州首位,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7月份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一。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穩步推進,年內計劃搬遷39戶169人,目前32戶已在蘭州新區選定房源(縣外自行安置7戶),其中17戶已辦理房屋認購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