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1-22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曉君?安志鵬?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萍?景永鵬
初冬的隴東慶陽,溝溝峁峁仍沐浴在滿目斑斕中,豐收與播種的交替使這片土地散發著勃勃生機。
慶陽市寧縣焦村鎮的各村都在忙著耕種,金銀花的種植面積正在擴大。這一幕,讓寧縣焦村鎮黨委書記蔣國柱的“煩心事”又了卻一件。
自打秋收以來,蔣國柱有點“鬧心”,一些事看起來不大,卻都與群眾有關。群眾利益無小事,黨委、政府積極想辦法、找對策,不少難題也迎刃而解。
蘋果質好價優
寧縣光熱資源豐富,是蘋果優質種植區,蘋果個大、色艷、質脆、味甜。10月,焦村鎮萬畝蘋果陸續進入采摘期,鎮黨委書記心里卻并不踏實。
“今年5月,蘋果花期趕上霜凍,導致減產,果農很憂心。”蔣國柱說,蘋果是焦村鎮的主導產業,全鎮年均蘋果產量2萬多噸,產值近億元。減產,必然會影響農民收入。
蘋果紅了,客商來了,也讓人喜笑顏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和明顯上漲的收購價讓焦村鎮的蘋果供不應求。其實,“價高”不僅是市場的行情,也是提質的成果。近年來,焦村鎮通過肥水高效利用、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技術和標準化生產的普及,果品質量普遍過硬;鎮里還引進項目,在袁馬村建設可視化的蘋果調度中心,實現種植、養護、采摘全流程管理。
小蘋果也能有好收益。焦村鎮引進加工企業入駐,通過智能分揀,對果品進行精細化等級分類,“小個頭”通過深加工,“變身”為果膠、果糖、果醬、果醋,產業鏈越來越長,果品附加值越來越高,產業抗風險能力也越來越強。
據了解,今年焦村鎮蘋果收入與去年持平,“價高”彌補了“減產”的損失。蔣國柱說:“這恰恰說明,蘋果產業也要高質量發展。”
實現訂單生產
金銀花是寧縣的老產業,2022年,全縣金銀花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鮮花600萬公斤,年產值超過1億元。今年,焦村鎮號召村民擴大種植面積,沒種過的群眾心里沒底,種過的群眾要保糧食生產,加之金銀花屬于多年生植物,從種到收大概在3年左右,前兩年沒收益,農民未免難腸。這可咋辦?
辦法來了!把金銀花作為“庭院經濟”的一部分,少占耕地,把莊前屋后、沿線行道、邊角撂荒等地塊進行充分利用;新栽植的金銀花與菊花一起實行間作套種,菊花可連續采收兩年,之后金銀花就進入了豐產期。
為新產業一路保駕護航,鎮里還安排技術人員對金銀花的栽培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進行技術指導;引進加工企業,建成了以金銀花、根、莖、葉、殘次花為主的綠原酸生產線,其生產能力可保障全鎮金銀花實現“訂單”生產。
顧慮打消了,方寸之地成為致富增收的“新陣地”。今年秋,焦村鎮金銀花面積將增加1700多畝,鋪滿“花兒”的致富路正在延伸。
機制保障收益
在焦村鎮,土地流轉比較普遍,通過流轉,實現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資源的優化,促進土地集約、規模化發展,加快全鎮農業結構調整。
但在流轉中,土地會“受傷”,農民很無奈。不少群眾向鎮里反映,承包方租約到期后,人走茶涼,由于改變了土地用途,出現了流轉地撂荒的問題。
健康、公平的市場需要政府著力營造。焦村鎮黨委、政府經過科學研判,決定規范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實行土地流轉風險保證金制度。即在簽訂合同的同時,由承包方按土地面積向鎮里繳納保證金,確保流轉土地用途不改變、流轉各方合法權益不受損。
“一畝地保證金是100元,承包到期后,如果土地用途沒有改變,則退還給承包方;如果有其他用途,保證金則用于修整土地,方便來年耕種或流轉。”蔣國柱介紹。
黨委、政府是群眾的靠山,靠得住就會贏得更多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