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08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張彬霞
日前,一輛承載3噸櫻桃番茄的運輸車緩緩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中部蔬菜示范基地駛出,朝著上海方向駛去。隔天,這些新鮮的櫻桃番茄將會出現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現在我們種植的櫻桃番茄只愁產量跟不上,不愁賣。”恒碩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俊峰告訴記者。
張家川縣中部蔬菜產業示范基地位于劉堡鎮高家村,占地面積148.37畝,2022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基地主要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打造綠色品牌,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同時構建現代循環農業發展體系。基地集無土栽培示范、荷蘭高效生產模式推廣、新品種新科技展示為一體,主要以櫻桃番茄、猴頭菇、反季節性特色果蔬、季節性蔬菜種植與銷售為主。截至目前,該基地經營收入達300多萬元。
采訪中,楊俊峰向記者介紹說:“這些櫻桃番茄生長在智能聯動溫室里。智能聯動溫室占地5200平方米,共種植有6000株櫻桃番茄,每株櫻桃番茄產量達15至20公斤,預計年產量可達100噸左右。”
目前,櫻桃番茄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廣州等地。截至目前,產業園營銷收入達300多萬元。“我們采用的設備是從荷蘭引進的,使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也實現了更精確化的管護。”楊俊峰說。
自基地運營以來,公司在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的同時,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目前,基地現有正式員工36人。基地自運營以來帶動15個村發展了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戶76戶400余人,帶動季節性用工200多人。
張家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毛一昌表示,為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健康穩步發展,張家川縣依托區位優勢,圍繞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把項目、資金、要素向園區集中,投資2.8億元,建成設施蔬菜、冷鏈物流等特色產業園和示范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烏龍頭、中藥材、果品、蔬菜等特色種植業。
據統計,2023年以來張家川縣特色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總產量19.1萬噸,產值3.8億元,帶動農戶8000戶3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