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17
- 點擊:0
- 來源:嘉峪關日報
? ? ? ?據嘉峪關日報報道 2023年以來,我市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大力實施“強科技”“強工業”行動,全力以赴拼經濟、加快轉型促升級、提質增效強支撐、改革創新增動能、用心用情保民生,推動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城市軟實力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更加堅實有力。
全力以赴拼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堅實。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有冠必奪、有先必爭,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中連續三個季度位列全省前三名,兩次獲得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獎”,一次獲得“進步獎”第一名。四季度沖“全年旺”,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400億元大關,實現三年跨過兩個百億元臺階;預計絕大多數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梯隊,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氣貫長虹”。
加快轉型促升級,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縱深推進“強工業”行動,全年實施工業項目70個,其中鋼鋁產業鏈項目43個。甬金22萬噸精密不銹鋼板帶一期、索通?2.5萬噸負極材料、隴鵬光伏組件智慧工廠等一批重點延鏈補鏈項目建成投產,光伏發電總并網裝機容量超過193萬千瓦,帶動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向好。預計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制定實施促文旅、擴消費一攬子措施,深入實施“引客入嘉”“主題促銷”系列活動,全年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203.3%和305.4%;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組織實施高標準農田、精細蔬菜種植基地、鮮果產業園、啤酒花種植加工等項目22個,集中流轉土地4.02萬畝、增長60%,帶動村均集體經濟收入、村均經營性收入均居全省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28386元、增長8%,絕對值穩居全省第一。
提質增效強支撐,高質量發展后勁蓬勃有力。全年累計爭取到位國省資金25.61億元,同比增長20.45%,規模和增速均創歷史新高。嚴格落實“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推進機制,謀劃建立總投資超過2136億元的項目儲備庫,全年實施項目189個,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全年共落地實施招商引資項目75個,其中當年新引進項目60個,簽約額473.95億元,到位資金180.16億元,招商引資項目的數量、規模、資金到位率均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改革創新增動能,高質量發展活力更加充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987個政務服務事項從“最多跑一次”實現“零跑動”,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書等95類證照實現“免提交”,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100%。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全省第一。嘉峪關城市發展集團揭牌運營,大友嘉能成功進入“新三板”創新層,市屬國有企業實現當期盈利1.05億元,營業收入增長21.88%。聯合法院、檢察院以“府院聯動”機制,推動“保交樓”、“爛尾樓”盤活、涉黑資產處置、涉眾信訪積案等歷史遺留問題依法有效處置,最大限度維護了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探索建立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推動54.3%的群眾矛盾糾紛以調處方式在前端化解,城區人民法院立案數相對減少51.2%,蹚出了一條符合市情的訴源治理、訴調對接、專群結合的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子。全市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到73.26%,全省排名躍居第二位;4項科技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其中酒鋼集團“難選氧化鐵礦石懸浮磁化焙燒關鍵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項目為我市首次摘得特等獎,實現歷史性突破。
用心用情保民生,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萬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財政支出的80%投向民生領域,18件省市為民辦實事按節點高質量完成。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3108元、增長?7%。實施教育、衛生、養老等領域項目23個,成功入圍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市,獲評全省唯一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社會保險參保率、待遇水平和社會救助保障標準持續保持全省前列。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97.48%,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高風險金融機構化險。強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四項指標”全部下降。獲評新華社“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成為全國11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之一,也是西北五省區唯一上榜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