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19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黃虹
秦安白脆瓜,脆甜可口,聲名遠播。夏季脆瓜成熟,咬一口汁水四溢,甘甜可口讓人回味無窮,曾經只有在夏天才能吃到的白脆瓜,卻即將出現在春節的餐桌上。
室外寒風瑟瑟,棚內綻綠吐翠。1月15日,秦安縣五營鎮張塬村白脆瓜產業種植基地的冬暖棚內,一個個拳頭大小的脆瓜掛在藤蔓上,盡情地展示它們的萌態。農歷臘月二十左右,這些脆瓜將成熟上市,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瓜、煮茶,其樂融融的畫面仿佛已在眼前。 2023年9月,五營鎮在該基地建了11座冬暖棚,并利用其中4座試種反季節白脆瓜,棚內使用滴灌灌溉,還裝設了空氣溫度調節器,通過精準灌溉,精準控溫,人為調節棚內小氣候環境,讓脆瓜更好地生長,現在脆瓜已進入膨瓜期,即將成熟上市。
“我們麻溝村的這個冬暖棚種了1200株脆瓜,品種是星甜24和天山雪玉,口感更加脆甜,市場認可度高,春節前上市,每斤的價格大概在50至60元之間。”郝凌志是五營鎮麻溝村冬暖棚的負責人,因為膨瓜期藤蔓的病害防治是關鍵,這段時間他也格外上心,每天一大早就來到棚里,細心地查看每株瓜藤的長勢,做好日常管護的同時,還要詳細記錄棚內每天的濕度、溫度和苗木的生長情況等。
不同于傳統脆瓜“爬”在地上,五營鎮的白脆瓜是一株一株吊起來,也就是“吊蔓”栽培,這樣栽培優勢也顯而易見,那就是產量高。
“爬蔓每株長3到4個瓜,但吊蔓每株能長6到7個瓜,產量高了近一倍,目前長勢非常好,一棚預計產量在2000到3000斤,收入約有18萬元?!焙铝柚菊f。
“之前咱們秦安從沒種過反季節的白脆瓜,而且也沒有用過吊蔓這種栽培方式,五營鎮算是第一個。如果成功,將為全縣推廣種植提供可借鑒的經驗?!蔽鍫I鎮副鎮長喬鑫告訴記者,該鎮積極和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對接,并由省農科院專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在專家的指導下,種植技術是越來越好。
五營鎮張塬片區白脆瓜基地是該鎮搶抓秦安縣發展白脆瓜億元級產業機遇,流轉土地65畝,分兩期建成春棚34座,冬暖棚11座,并以張塬村黨支部為核心,輻射周邊蔡河、麻溝等11個村黨支部,成立張塬片區產業化聯合黨委,采用“1+3+4+N”的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
“所謂‘1+3+4+N’即每個支部認領一個冬暖棚,外加3個春暖棚,固定4名專責人員,發動支部帶動脫貧勞動力有償參與經營和日常管護?!眴迢握f,該鎮新建冬暖棚進行白脆瓜、大櫻桃等反季節水果的種植,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11座冬暖棚預計可為11個村集體再增收約15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和脫貧勞動力雙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2023年,秦安縣把發展壯大白脆瓜特色產業作為加快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有力舉措和“三抓三促”行動有效抓手,采取規劃建設、科技服務、品牌打造、拓寬銷路等舉措,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目前,全縣15個鎮共建設施白脆瓜產業基地23個,全縣設施白脆瓜大棚規模達到1456座,實現產量1116噸,產值2232萬元,使白脆瓜產業成為輻射帶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