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4-12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宮長瑞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成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為驅動推進經濟、產業、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形成綠色生產力。為此,要厚植新質生產力的綠色底蘊,實現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綠色轉型和全要素提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牢固樹立“兩山”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力的核心理念,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就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一方面,必須充分認識綠色生產力的重要性。綠色生產力強調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這種生產方式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也有助于經濟可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必須積極推進“兩山”理念的科學實踐。通過科學實踐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也可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發展,鼓勵綠色產業的發展,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擴張,并積極研發綠色技術,推廣清潔能源技術等。此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要求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持續推進綠色生產力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麗家園。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我國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之策。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意味著需要摒棄高污染、高能耗的發展模式,轉向綠色、低碳、循環的生產方式。在產業層面,要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投入,推動這些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要嚴格限制和監管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幫助這些產業快速轉型升級,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技術層面,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通過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同時,還要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著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生產體系,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集成應用以實現生產、流通等全過程綠色低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品綠色含量,提高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水平。通過生產方式綠色轉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優先推動綠色科技創新應用。優先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節能建筑技術、循環經濟技術等眾多綠色技術創新與應用,是厚植新質生產力綠色底蘊的重要途徑。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我國多項新能源技術和裝備制造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綠色科技創新與應用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新能源技術不斷創新,數字賦能技術不斷發展,這將大幅縮短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的周期。優先推動綠色科技創新與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應對環境挑戰,還能促進綠色生產力的形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綠色科技創新的核心在于將環保理念與先進技術相結合,通過研發和推廣環保、節能、高效的技術和產品,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逐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的綠色轉型。在推動綠色科技創新的同時,還應注重這些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只有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這就要加大對綠色科技應用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全社會尤其是企業積極采用綠色技術,推動更多綠色技術成果向實際生產力轉化。
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綠色健康生活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更是厚植新質生產力綠色底蘊的基礎力量。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注重環保、節能、低碳、健康等行動理念,要求人們不僅要注重平衡飲食、規律作息、適量運動,還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落實環境保護行動,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排放。倡導和形成綠色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推動力量。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鼓勵和支持綠色健康產業發展,引導研發和生產更多符合綠色健康標準的產品,推動綠色健康產品市場不斷擴大,為人們提供更多健康、環保的產品和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要倡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讓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節水節電、垃圾分類等成為社會新風尚。還要加強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和教育,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倡導人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選擇綠色、有機、健康的食物,引導人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讓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為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