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26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據天水日報報道 近年來,武山縣緊盯“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瞄準打造全省優質綠色農產品全產業鏈示范高地目標,深入實施蔬菜產業延鏈補鏈、畜牧產業龍頭帶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三大行動,推動蔬菜、畜牧、果品、中藥材四大特色產業質效雙升,規模分別達到42萬畝、210萬頭(只)、6.83萬畝、4.8萬畝,總產值達到61.88億元。
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聚力打造“五十億級”蔬菜全產業鏈,走“政策支持、整體規劃、規模經營、特色發展”的路子,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落實財政獎補和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蔬菜產業發展。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施延鏈補鏈項目,開發漿水、酸菜、速凍、脫水、休閑食品、速食包裝等系列加工產品,培育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5家,全縣蔬菜冷藏庫容量達到11.2萬噸。建成蔬菜產地市場86個,形成以洛門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為中心、鄉鎮農貿市場和產地蔬菜交易市場為基點的縣內蔬菜產銷鏈條。實施蔬菜品牌戰略,注冊25個蔬菜商標,13類蔬菜28個產品被認定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全縣蔬菜“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50%,“武山蔬菜、天然好菜”的品牌享譽全國。
推動畜牧產業全鏈條發展。推進生豬全產業鏈建設,持續培育肉牛、冷水魚、生態雞、中華蜂等區域特色產業,實現畜牧產業規模擴大、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產值占比快速增長,建成年出欄萬頭以上生豬場3個,形成10大生豬養殖基地。完成新改擴建肉牛、生豬養殖基地19個,冷水漁場6個,飼草料加工基地8個,生豬飼養量達到41.8萬頭,實現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
推動果品產業提檔升級。以“四帶一區”為重點,建成矮化密植蘋果基地2處,蘋果、花椒、核桃等千畝示范點22個,省級標準園8個,培育發展國家有機產品認證2個、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產品7個。打造東梁蘋果、高山櫻桃、武山黑梨、鴛鴦花椒、溫泉核桃等一大批特色果品,成功注冊蘋果、櫻桃、花椒等商標8個,其中“安億德”“野狐山”商標入選“甘味”農產品名錄。
推動中藥材產業穩步發展。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種植大戶+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形成榆盤、樺林款冬花,龍臺萬壽菊,山丹、咀頭柴胡,高樓黃芩等種植格局,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效益持續增加,現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20個、種植大戶15個。建成甘肅伏羲藥業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加工生產線,加工品種多達280余種,年加工能力達到0.15萬噸,年銷售規模達到6000萬元。【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