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03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王琴?馬倉倉
林果產業是秦安縣特色優勢產業,也是縣域經濟高質高效發展的基石。近年來,秦安縣堅持把做大做強林果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立足資源稟賦,持續壯大林果產業,推進全縣果品產業迭代升級,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果業已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富民產業。
眼下,蘋果疏果、套袋工作已接近尾聲。在秦安縣五營鎮閆家溝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蘋果基地里,連片的果樹生長正盛,一個個翠綠的幼果在村民嫻熟套扎的雙手中,穿上“新衣”佇立枝頭,密密匝匝格外顯眼。
閆家溝村民宋寶玉已在這里忙活了一個多月,自從有了合作社,她既能利用閑暇時間打零工,還能得到入股分紅。“我手快又比較熟練,干套袋的活每天能掙200多元,一年零零散散在這里干活至少能掙2萬多元,家里的活也不耽擱,感覺挺好的。”宋寶玉說,合作社現在就是村民們的“致富社”,村里與她一樣因照顧老人小孩不能外出的勞動力,基本都會到這里務工補貼家用。
“我們通過整合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當地果農入社經營,目前基地規模已達到了1500多畝,帶動周邊4村1000多人發展產業,能吸納長期和季節性務工人員近200人,去年累計發放勞務資金300萬元左右。”秦安縣五營鎮閆家溝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閆來福介紹,果園去年開始進入豐產期,產量在120萬斤左右,今年預計產量能達450萬斤,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村里的產業分紅、流轉分紅、入股分紅預計總額能達到100萬元。
五營鎮林果產業起步雖晚,但經過8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鎮上的主導產業。目前,全鎮的林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2萬多畝,形成蘋果、蜜桃、花椒、白脆瓜四大優勢產業,全鎮共入駐合作社及種植大戶67家,通過“合作社+扶貧車間+產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不僅解決了周邊富余勞動力,培養了一大批果業新農人,也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除了蘋果,蜜桃也是秦安果業的一張金字招牌。在秦安縣興國鎮,涉及康灣、李山、邢村3村的康灣流域1500畝桃園改造工作已完成,改造后的果園長勢喜人,興國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正在指導村民進行果樹管護。
“改造后將解決這片區域蜜桃病蟲害多、品種老舊、管理粗放、收益低下等問題,改造過程中我們積極與果業局協作配合,全過程跟進,加強技術指導和建后管護,確保栽一株活一株,力爭把康灣流域打造成高標準的蜜桃產業園。”秦安縣興國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高勝強說。
為了讓老舊果園重煥新生,秦安縣著眼長遠,立足果品產業發展實際,積極推進老舊果園升級改造工作,加速果樹品種更新換代步伐。今年,秦安縣在興國、蓮花、魏店、郭嘉、葉堡等鎮建設了5個高標準示范點,共計劃實施果園改造提升8700畝,共爭取銜接資金1710萬元,按照“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分類施策”原則,搶抓農時節令,強化技術培訓,科學實施,統籌推進,為果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安縣果業管理局副局長郭麗霞說:“下一步,我們將緊盯全縣產業振興大局,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鞏固提升計劃以打造現代化高品質特色林果產業強縣為目標,持續推進全縣果品產業迭代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