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08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一次次握手交流,一場場項目簽約,一次次智慧碰撞……
7月7日上午,在第三十屆蘭洽會算力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專題會上,國內算力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會聚一堂,共同探討算力產業創新發展,共筑算力賦能的合作共贏生態,共話智能新時代的算力未來。
數字經濟新時代,算力成為發揮數據生產要素價值的關鍵驅動力,是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
2021年12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復同意啟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甘肅·慶陽)節點和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算力需求。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慶陽已經成長為全國樞紐八大節點增量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
“我們堅持把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樞紐節點城市作為慶陽高質量發展的最大變量和最大增量,系統謀劃、高位推進,‘東數西算’的完整產業架構初步搭建。園區建設全面鋪開,建成標準機架1.5萬架,形成智算規模1.2萬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的計算速度)。累計簽約數字經濟企業443戶,180戶企業在慶陽注冊子公司。”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介紹。
在算力產業領航下,慶陽從“破冰試水”到“數起云涌”,從“趕跑跟跑”到“并跑領跑”,成功打造“中國算谷·智慧慶陽”城市品牌,以“一張白紙”快速打造了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慶陽奇跡”。
活動現場,慶陽市與32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簽約項目36個,簽約金額556.71億元。
“為保障‘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慶陽市配套出臺了項目要素保障61條和扶持數字經濟發展28條措施,從財政獎補、科技研發、人才支持、電力保障、算力消納等方面進行全方位保障。”慶陽市數據局副局長米世濤說。
此次專題會還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家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國家冰川凍土沙漠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張耀南等五位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作主題演講,圍繞智能算力、算力綠色化轉型等內容分享真知灼見,共話數字新未來。
目前,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初具規模,數字經濟一體化招商卓有成效,數算電融合發展和城市算力網建設創新推進。在2023年全國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慶陽市獲“算力高質量發展先鋒獎”。
慶陽市將打造數字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力建設慶陽“東數西算”數據中心零碳產業園,千萬千瓦綠電樞紐、10E級規模算力樞紐(E級指“每秒百億億次運算”)、數算電百業融合樞紐、西部數算交易樞紐“四個樞紐”,到2025年建成標準算力30萬機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2030年建成80萬機架、產值突破2700億元。
“當前數字經濟風起云涌,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對慶陽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將搶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大力發展以超大規模算力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讓數字賦能千行百業,助推革命老區跨越發展。”黃澤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