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1-28
- 點擊:0
- 來源:定西日報
新定西·定西日報通訊員?魏璐
古韻隴西情,悠悠藥草香。
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流淌之地,隴西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了全國“道地藥材”的重要產區,被譽為“中國黃芪之鄉”。
“隴西是我國黃芪的道地產區之一,早在南北朝時期,大藥學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經集注》中就有‘黃芪第一出隴西,色黃白、味甜美,今亦難得’的記載,可見在南北朝以前,隴西就盛產黃芪了。”隴西黃芪推薦官“甘小胖”張明霞娓娓道來,話語間滿是對這片土地與黃芪深厚淵源的自豪,那泛黃古籍中的寥寥數語,為其道地之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注腳。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中國薯都”“中國藥都”品牌發展戰略,聚焦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全力構建定西“甘味”農產品品牌體系。其中,“隴西黃芪”在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認定中,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推薦產品100強,是甘肅省入選的6個產品之一,品牌價值15.29億元。今年,隴西縣被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授予“三無一全”基地建設示范縣稱號。
逢集日的首陽地產藥材交易市場熱鬧非凡,人潮涌動,商戶們穿梭在攤位之間,裝卸、議價、交易,忙碌而有序,濃郁的藥香彌漫在每一寸空氣里,黃芪則是這集市舞臺上的絕對主角。
“我來這兒采購隴西黃芪也有好幾年了。”安徽藥材商方紅星一邊端詳著手中剛挑選出的黃芪根莖,一邊說,“這兒市場規模大,貨源充足。我收的這批黃芪,轉頭就銷到全國各地的藥廠、藥房,隴西黃芪在市場上那是有口皆碑。”
市場內,裝滿黃芪的麻袋堆積如山,甘肅國通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閆峰峰站在一排正在裝貨的車輛旁說道,“我們每天平均向全國各地發貨能有六七十噸!首陽市場就是隴西黃芪通向全國的一個大‘窗口’。”
近年來,依托大型交易市場與線上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隴西黃芪實現“線上+線下”雙軌交易。目前,全縣建有各類中藥材交易市場23處,中藥材經營企業500多家,年交易量近100萬噸,交易額近200億元,真正實現?“甘味出隴”,飄香四海,為隴西中醫藥產業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隴西黃芪之所以能在市場洪流中穩立潮頭、口碑載道,離不開甘肅數字本草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的默默守護。2016年2月,隴西縣人民政府與天士力控股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由安國數字本草檢驗中心和隴西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共同組建成立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甘肅數字本草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為“隴西黃芪”保駕護航。
步入該檢測中心,精密的檢測儀器整齊排列,技術工程師年翠霞身著潔白大褂,神情專注而嚴謹,穿梭在樣本與儀器間,一場場關乎黃芪“命運”的精細檢測在此持續上演。
“我們工作的意義,遠超數據本身,那是對千年來隴西黃芪聲譽的守護,更是對消費者用藥安全、用膳放心的鄭重承諾。”年翠霞語氣中滿是責任與擔當。
走進甘肅青谷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中,黃芪正經歷著一場“華麗變身”。在清洗、切片、炮制等精細工序流轉下,原始根莖“搖身一變”成為高品質飲片。
“我們緊扣‘隴西黃芪’,突破初級加工局限,推出黃芪代用茶、速溶飲料等產品,成功提升產品附加值。”車間負責人王紅斌介紹道。
這家成立于2018年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版圖橫跨農產品、中藥材、菌類、雜糧、飲料、精制茶多領域,兼具產銷、電商、種植等多元職能。搭乘“甘味”快車,公司牽手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云南一方藥業等巨頭,與甘肅高速驛佳超市連鎖有限公司、甘肅農墾軍民食品保障有限公司等超千家商業伙伴緊密合作,產品暢銷全國,市場占有率一路水漲船高,在隴西中醫藥產業版圖中熠熠生輝,也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鮮活動力與成功樣本。
為助力“隴西黃芪”在市場競爭優勢凸顯,隴西精心擘畫“一主兩副”產業園區布局藍圖,以鞏昌中醫藥精深加工區為“主核”,文峰、首陽分園區為“雙翼”,協同發力。成功吸引國藥集團、廣藥集團等知名藥企“筑巢”入駐,積極開展大宗地產中藥材產地加工試點,悉心培育8家試點企業,聚焦黃芪等多品種精耕細作,全力推動加工環節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轉型,釋放黃芪產業深層潛力。
“我們將全力擦亮隴西黃芪這一金字招牌,重點圍繞道地性保護、科研創新、品牌營銷、生態種植等開展工作,以此推動隴西黃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續寫這千年藥鄉瑰寶的輝煌篇章。”展望未來,隴西縣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陳衛宏滿懷期待,憧憬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