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3-17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任旭東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立足甘肅所能,聚焦自身稟賦,著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走勢。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發展謀劃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鞏固經濟運行向好勢頭、接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需要明確主旨導向,聚焦突破重點、找準載體抓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彰顯了盡心竭力抓發展、一刻不停促趕超的定力韌勁和擔當作為,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甘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立足甘肅所能、對接國家所需的重要舉措。胸懷“國之大者”,把甘肅發展置于全國大局下來考量,提出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國家向西開放戰略通道,努力做到既為一域增光,也為全局添彩。這是錨定發展目標、奮力追趕進位的關鍵之舉。始終扭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和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提出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全國區域性現代制造業基地、全國區域性科技創新及轉化基地,就是要把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作為關鍵因素,瞄準新賽道、塑造新優勢、激發新動能,以科技創新賦能經濟社會發展。這是找準功能定位、放大特色優勢的務實之舉。甘肅在文化資源、地理區位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明顯,提出打造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優秀旅游目的地、全國重要的文化傳承創新基地、東中部產業向西轉移重要承接地,就是要深挖潛力優勢,突出功能作用,做大規模總量,加快形成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奮楫揚帆正當時,砥礪前行再出發。面對區域競爭加劇、短板亟待補齊、綠色轉型緊迫的形勢,要走出一條有甘肅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就必須明確方向、樹牢導向、瞄準靶向,全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就是要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現代為方向、寒旱為特質、特色為依托,大力實施擴量、提質、延鏈、增效行動,做大“牛羊菜果薯藥糧種”產業集群,提升“甘味”品牌影響力,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就是要搶抓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的機遇,統籌推進大基地建設、大通道外送、大規模消納、大范圍融合,促進風光大省向風光強省跨越。打造全國區域性現代制造業基地,就是要錨定新型工業化方向,堅定不移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甘肅優勢和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突破。打造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優秀旅游目的地,就是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進“八個一”文化品牌建設,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千億級文旅康養產業鏈,加快文旅大省向文旅強省躍升。打造東中部產業向西轉移重要承接地,就是要改善硬設施、優化軟環境,把主動招引與有序承接統一起來,拓展跨省域合作,推動共建飛地經濟和零碳園區,讓甘肅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和承接產業的寶地。打造全國重要的文化傳承創新基地,就是要保護文化遺產,立足文化特色,放大文化優勢,以建設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為抓手,挖掘絲路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等蘊含的時代價值,構建甘肅文化標識,講好甘肅文化故事。打造全國區域性科技創新及轉化基地,就是要用好中國科學院“一院三所”、蘭州大學等科教資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種質資源等領域基礎研究,打通政產學研用渠道,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互促上取得更大突破。打造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就是要以落實黃河國家戰略、“雙碳”目標、“三北”工程等為契機,提升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的能力,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用心守護好隴原的生靈草木和萬水千山,為美麗甘肅建設增光添彩。打造國家向西開放戰略通道,就是要用好“一帶一路”最大機遇,做深做實通道、平臺、貿易、人文等重點工作,持續調整優化外貿結構,推動高水平外向型經濟建設,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并進的開放新格局。
站在新的起點,甘肅發展既適逢交織疊加的難得機遇,也面臨雙重多重的壓力挑戰,正處在快速追趕、突圍破局、全面轉型的關鍵階段。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需要堅持全省“一盤棋”,調動各地積極性,凝聚合力、綿綿用力,以點帶面、整體躍升。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因時而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打破思維定勢,跳出路徑依賴,用改革辦法破除障礙,用市場方式培育主體,用開放思維拓寬空間,讓高質量發展的模式更新、路子更寬。搶抓機遇、用足政策。當前,國家的政策、項目、資金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東中部的產業、技術、人才向內陸腹地轉移,必須增強機遇意識、拼搶意識,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配合,提高政策轉化率、資金使用率和項目落地率,借力政策東風實現追趕發展。強化執行、狠抓落實。對照工作任務和要求,擰緊責任鏈條,完善閉環機制,加大清單化、項目化推進力度,多謀落實之策,多干落實之事,多求落實之效,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真正以各項工作大落實促進高質量發展大跨步。高效統籌、十指彈琴。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整體和局部,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努力尋求多重目標下的動態平衡,最大限度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民生效益相統一。
作者為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綜合經濟研究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