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3-19
- 點擊:0
- 來源:隴南日報
隴南日報記者?靳淑敏?張?埥?董治昇
(一)
“一些政策舉措直面民營企業發展關心的問題,傳遞出民營經濟大有可為的信號,有力提振了我們的信心。”甘肅鑫園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鐔仲峰表示。近期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舉措,增強民營企業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更將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鐔仲峰的信心信而有征。
甘肅鑫園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農產品深加工、藥食同源系列產品開發及農業科技服務、產品銷售等。企業通過“電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合作社指導農戶種植中藥材,回收初級加工,公司研發深加工,產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2024年產值2452萬元,銷售收入2592萬元,年終分紅204.2萬元。
“中央強調要支持民營企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但也意味著有更多機遇。”鐔仲峰說,他們作為涉農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初衷就是助農增收,所以公司選址的地方都是鄉鎮離學校比較近的地方,方便留守人員、陪讀家長等就近務工。
一直以來,鑫園公司始終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消費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全力打造脫貧群眾“增收鏈”“致富鏈”。目前發展中藥材、食用菌種植面積近6萬畝,帶動農戶9000多戶,其中脫貧戶573戶。
民營企業在產業化建設方面具有靈活性強、效率高等特點,是鄉村振興工作的生力軍。鐔仲峰認為,當前隴南圍繞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全鏈條,從資金、稅收、獎補、提質增效等多個方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賦能產業高質量的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發展環境越來越好。
走進鑫園公司電商營銷中心,貨架上成縣核桃、桔梗菜、蒲公英茶等60余款產品琳瑯滿目。
“過去藥材只能賣原料,現在深加工后附加值翻了幾倍!”鐔仲峰拿起一盒藥食同源產品介紹,“我們將物聯網技術引入種植基地,建成4處產業聯合體,開發5條深加工生產線,產品通過30多個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去年開始試種高附加值的羊肚菌,為產業鏈再添‘增長極’。”
“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要推動民企創新發展,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根據市場需求,研發更多新產品,拓展更廣闊的市場,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對未來,鐔仲峰信心滿滿。
(二)
“水乃酒之血,境乃酒之氣。”這是紅川酒“七句真言”中的前兩句,精準地道出了釀造一壺美酒的精華之所在。
紅川酒產自成縣紅川鎮,這里地處西秦嶺余脈與徽成盆地交匯處,長江支流嘉陵江蜿蜒而過,四季溫潤的氣候與獨特的地理環境,為微生物群落的繁育提供了絕佳條件。
“好山好水、古法工藝、品質傳承,才能成就我們綿甜凈爽、回味悠長的紅川酒。”甘肅紅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李慶松說。
紅川酒業是我省重點民營企業、隴酒領軍企業,自1951年建廠以來,通過鞏固品質、強化品牌、拓展渠道、提升服務,先后獲得了上百項榮譽,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金口碑”。
“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釋放了一系列關于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信號,這也讓紅川酒業對未來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規劃和認知。
“一直以來我們紅川酒業都不忘與時俱進,在堅持古法技藝的同時,將現代化的管理和技術注入這古老的釀酒工藝中。”李慶松說。
2024年10月28日,甘肅紅川酒業年產1.2萬噸純糧原漿白酒項目投產開釀儀式舉行。這座集智能化釀造、綠色化生產、酒文旅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園區,不僅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實現“新廠釀新酒”,更讓紅川酒業邁入了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新階段。
新廠采用智能化控溫發酵系統與數字化品控技術,既保留了傳統固態發酵的精髓,又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穩定性;柳條酒海、陶壇與不銹鋼罐多元儲酒體系,確保原漿在恒溫環境中自然老熟,酒體更加醇厚綿柔。全面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突破30億元,年納稅超7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余個。
這一項目使得紅川酒能夠歷久彌新,更為隴南工業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如今的紅川酒業以“文化+品質”雙輪驅動,品牌效應不斷升級。2024年,紅川酒業蟬聯“中國酒業百強榜”“甘肅民營企業50強”,榮登“中華老字號酒業TOP50”,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大關。
站在新起點,紅川酒業以“強品牌、穩根基、創明天”為發展目標,持續升級“純糧紅川,甘肅之醉”品牌,通過數字化營銷、新媒體傳播強化消費者認知,鞏固品牌定位,進一步夯實品牌發展基礎,踐行“老字號”企業社會擔當,提升品牌美譽度,向著全國知名品牌奮進。
“未來,我們將會借助政策東風,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強我們品牌的影響力,同時在產品研發、技術工藝和包裝營銷上不斷創新,確保品牌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李慶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