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23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據天水日報報道 當多數地區的櫻桃樹還在醞釀花苞,天水市的早熟大櫻桃已率先掛滿枝頭。4月15日,記者踏入麥積區中灘鎮設施櫻桃示范園區,25座設施大棚內,翠綠的枝葉間,顆顆如紅瑪瑙般的大櫻桃綴滿枝頭,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果農們穿梭在櫻桃樹間,小心翼翼地將成熟果實摘下,豐收的喜悅在園區內彌漫。
“今年我們的櫻桃能提前15天上市,全是科技立下的功勞?!丙湻e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霍偉東望著色澤鮮亮、果大飽滿的櫻桃,滿臉自豪,“通過技術創新和水肥一體化等智慧手段,我們不僅搶到了市場先機,預計產值也會比去年提升不少。”
這座示范園區是東西部協作的亮眼成果。2020年,麥積區農發公司創新采用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模式,整合天津市西青區東西協作幫扶資金750萬元,總投資1200萬元建成該園區。25座設施大棚、4座冬暖棚、8座連棟溫室大棚,搭配占地120畝的露地櫻桃種植園,美早、布魯克斯等多個國內外優質櫻桃品種在這里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我們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就像給櫻桃樹配備了專屬營養師?!眻@區技術員介紹,“通過土壤傳感器實時監測數據,系統能精準計算每棵樹的需水需肥量,自動配比營養液,肥料利用率大為提升,還節約了用水。”再配合溫濕度自動化調控系統,為櫻桃樹營造出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不僅果實甜度更高,更實現了設施櫻桃“當年栽植、當年見果”,露地櫻桃“栽后三年見果、四年豐產”的高效種植目標。
示范園不僅是農業科技的“試驗田”,更是助農增收的“發動機”?!拔覀儤嫿ㄆ稹荆寮w+農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霍偉東介紹,園區每年發放土地流轉費22萬余元,支付保底分紅12萬元,有力推動汪李、霍坪、文岔等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同時,園區常態化開展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已培養出多名懂技術、會管理的本土種植能手,帶動周邊果農增收致富。【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張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