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29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宋圭武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工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從長遠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應多在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方面下功夫,這是實現鄉村持久振興的重要基礎。
要充分激活鄉村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勞動過程,也是勞動者完善自我和成就自我的過程,是通向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皠趧觿撛炝巳吮旧怼?,是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的一個基本論斷。勞動使人成為人,勞動使人幸福,勞動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激活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需要在勞動制度的設計上,將責、權、利有機結合起來。責、權、利有機結合,既體現了公平原則,也體現了效率原則,實現了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統一。另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勞動者的教育和培訓工作,讓勞動者掌握更多技能和技術,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要。
基于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發展鄉村產業。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物質基礎。從供給方面看,應立足比較優勢選擇產業。農業產業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產業。一個地方的農產品特性,與當地的土壤、水質、氣候等密切相關,這種特性也是形成產業比較優勢的基礎。不顧當地資源、環境等條件,不考慮自身優勢,盲目跟風發展產業,是很難有市場競爭力的。從需求方面看,發展鄉村產業還要考慮市場需求問題。需求是導向。沒有市場需求,產品必然沒有銷路,產業也發展不起來。推進供給與需求高水平均衡,需要把供給優勢和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各地應基于比較優勢做好“土特產”文章。二是目前民宿經濟、康養產業、鄉村旅游等產業有較大發展潛力。發展這幾類產業,不僅要“有”,更要有“優”,不能有數量,無質量。沒有質量,就很難有市場需求。三是發展農業產業一定要確保產業的有機性。切忌拔苗助長、急功近利,要遵循農作物生長規律。
充分發揮好新型集體經濟的組織優勢。集體經濟抗風險能力強。農業本質是一個高風險產業。農業不僅要面對市場風險,還要面對自然風險。由于農產品無法通過長期庫存來應對市場風險,所以農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是較弱的。另外,農業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較弱。冰雹、霜凍、干旱、蟲害等,都會嚴重影響農業的產量和收成。所以,發展農業客觀需要構建抗風險能力強的組織。集體經濟有分工和規模優勢。通過分工優勢和規模優勢,可以大大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集體經濟有共同富裕的優勢。集體經濟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保障。集體經濟還有政策落實優勢,能有效降低政策落實成本,提升政策落實質效。
堅持綠色原則發展鄉村新質生產力。借助先進技術,助力農業、農村發展,助力農民增收。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發展鄉村新質生產力,一定要堅持好綠色原則。綠色是新質生產力的底蘊。大力發展鄉村新質生產力,將推動鄉村文明形態全面轉型。對現有傳統鄉村產業進行綠色升級改造,對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進行技術迭代升級。依據當地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發展適宜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種植業及養殖業。推廣節水作物種植、不斷優化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和比例等,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以及低效率的養殖模式。以區域特色資源為基礎,采取生態農業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的種植方式,發展區域特色農產品。通過有機農業和自然耕作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綠色生態健康的農產品,以滿足人們對多樣化和個性化農產品的需要。
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叭罕姼徊桓唬P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鄉村振興的眾多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一是要切實做好村干部的選拔工作,尤其要重點做好村支部書記的選拔工作。要把想干事、能干事且能干成事的優秀黨員干部,充實到村支部書記崗位上。二是在村干部的選拔上,要把年齡優勢、閱歷優勢、知識優勢、能力優勢、道德優勢結合起來考慮。村黨支部組成人員應形成優勢互補結構。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村干部的考核制度。由于農村情況千差萬別,各地產業基礎、自然景觀、風俗人文一般差異較大,所以,村干部的考核制度不能一刀切,應立足各村實際情況制定。
作者為蘭州城市學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