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19
- 點擊:0
- 來源:金昌日報
記者?常建哲
自2015年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之后,我市著力推動文明創建從“外在形象”向“內在品質”轉變,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保證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實現了經濟發展與文明建設雙豐收。今年一季度,我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4.21億元,增長13.2%,增速全省第一,持續夯實了文明城市的堅實底座。
鄉村振興勢頭強勁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早動員、早安排,深入分析全市農業經濟運行形勢,全面加強生產指導,全力以赴促一產、千方百計促增收。“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肉蛋產量同比增加。采取“一對一”包抓服務,嚴防大風降溫等自然災害天氣侵襲,設施種植業生產取得了較好成效,共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57.8公頃、增長7.5%,產量2056噸、增長8%。瓜果播種面積34.6公頃、增長5.4%,產量469噸、增長5.4%。全市畜禽總飼養量達179.99萬頭只。
同時,全面落實鏈主企業帶鎮、龍頭企業帶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帶戶共同致富機制,龍頭企業利益聯結帶動農戶數5.69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結小農戶1.19萬戶,占比達40.7%。流轉土地6.93萬公頃,凈增7620公頃,土地流轉總收入約7.27億元,同比增長12.3%。育苗溫室租賃收入2000萬元,各類分紅預計330萬元。落實惠農補貼1.6億元,同比增長16%。
產業發展號角齊鳴
一季度,全市產業集群“拔節生長”、項目建設“加速跑”,工業經濟贏得“開門紅”。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5%,在全省14個市州中排名第一;全市工業總產值666.9億元,同比增長32.6%。
我市持續推動高水平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大力實施產業賦能行動,印發實施產業鏈年度行動計劃,更新完善產業鏈圖譜,建立重點項目清單和招商引資清單,加快培育提升“2+4”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全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在大項目加速推進、新項目“接二連三”的助推下,一季度“2+4”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產值485億元,增長21%。
加力提速抓實項目建設。我市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強化“五個清單”調度管理,壓茬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蘭張高鐵金昌段全面施工,水源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高品質鎳基新材料項目開工建設,永昌抽水蓄能電站、2000兆瓦調峰煤電、S52金山高速公路等項目有序推進,286個市列重點項目開復工198個,開復工率69.2%,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13.8%。
消費活力充分釋放
消費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
今年以來,我市接連推出個性化、特色化、精準化的促消費舉措,打造更多亮點、燃點、爆點,讓城市吸引力、影響力大幅提升,旅游市場呈現出供需兩旺、質效雙增的良好局面。一季度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5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消費超過1.5億元,消費市場呈現穩中有進態勢。
全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9%,零售業與餐飲業成為重要增長極。零售業銷售額達22.02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永昌縣以6.3%的增速領跑;餐飲業營業額3.59億元,增長2.1%,城鄉消費同步回暖。伴隨著消費升級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全市網絡零售額、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分別增長10.2%和11.5%。
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成為金昌消費回暖重要引擎,263家實施企業累計兌付補貼1864.3萬元,直接撬動消費超1.5億元。市縣聯動投入160萬元促消費資金,舉辦50余場促銷活動,極大提振了消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