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26
- 點擊:0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
“通渭境內有中藥材資源品種363種,蘊藏著72種國家珍稀名錄品種。金銀花、黃芪、甘草、柴胡等品種品質上乘,是金銀花全國四大主產區之一。”
“我們致力于建設集標準化種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為一體的全產業發展鏈條,中藥材面積穩定在35萬畝以上,研發金銀花、黃芪系列產品34種,中醫藥全產業鏈產值超33億元。”
“我們搭建行業交流、產業發展、合作共享的平臺,以藥為媒、以藥招商……”仲夏時節,通渭大地藥香四溢。近日,通渭縣舉辦了金銀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暨中藥材招商大會,各方嘉賓以藥為媒,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依托溫帶半濕潤干旱季風氣候與豐富的中藥材資源稟賦,通渭縣委、縣政府以金銀花為龍頭,全域布局中藥材產業。中藥材面積穩定在35萬畝以上,獲評“2025鄉村振興道地藥材發展示范縣”稱號,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產業優勢。
近年來,通渭縣累計投入4億元支持金銀花及道地藥材發展,2025年安排7306.92萬元種植激勵資金,84名技術專家組成的服務團實施“雙包責任制”,為種植戶提供全周期指導。
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將黃芪、金銀花納入農業保險參保品種,今年完成金銀花承保1.03萬畝、中藥材(黃芪)承保2.9萬畝。政策性保險,已覆蓋萬畝花田,為產業系上“安全帶”。
會前,與會嘉賓走進通廣藥材有限責任公司、甘肅梓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李家店鄉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和金銀花烘干廠,通渭金銀花健康產業園等地實地參觀調研,全面了解通渭縣中藥材發展規模和效益。
在中國經濟林協會金銀花分會會長李衛東看來,通渭縣作為西北金銀花產業的標桿,其發展成果令人矚目。從2013年220畝的試驗種植,到如今15萬畝盛花期基地,帶動23萬人人均年收入超3000元。通渭用12年時間打造了“西北最大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基地”,更成為全產業鏈發展的典范。
“這種從‘試驗田’到‘產業高地’的跨越,不僅是規模的擴大,更是‘多元種植建基地、三產融合延鏈條、創新驅動強科技、精深加工樹品牌、政策支持優環境’五維發展模式的成功實踐。”李衛東說。
當前,通渭正在緊盯全省“打造中醫藥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全市“加力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樣板區”目標,加力推動中醫藥產業迭代升級、全鏈發展,政策機遇疊加、投資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招商大會現場,通渭縣突出的資源稟賦優勢與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贏得眾多客商青睞。現場簽署金銀花衍生產業發展、黃芪全產業鏈深加工綜合開發、溫泉康養醫院、大健康產品生產線等全產業鏈協議項目19個,簽約金額31.91億元。
“我們十分看好通渭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前景,希望能發揮公司在技術、市場、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協助通渭縣建立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助力農戶增產增收,實現企業與地方的互利共贏。”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經理劉立輝說,公司已在通渭縣什川鎮與甘肅襄福本草藥業有限公司共建黃芪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實現統一規劃、種苗、農資等“六統一”管理和全程可追溯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