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03
- 點擊:0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隴西縣渭北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云上田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隴西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通訊員?張蕾?鄭飛龍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隴西縣以昂揚之姿疾馳向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地創新推行“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人才育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四鏈”模式,以黨建促產業、以產業帶民富,實現以“黨建鏈”引領“產業鏈”,串起“致富鏈”。
如今,一幅產業興旺、農民富足的美麗畫卷在隴西大地徐徐展開。
黨建賦能,筑牢引領產業發展“硬堡壘”
走進隴西縣云田鎮北站村,渭北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云上田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生機勃勃?,F代化的智能溫棚鱗次櫛比,棚內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高原紅玫瑰盛放,色彩絢麗。工人們穿梭其間,嫻熟地給玫瑰打杈、剪枝,一派繁忙景象。
這片充滿活力的基地,是青島嶗山與隴西東西部協作結出的碩果。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新建日光節能溫室14座,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夭捎谩按妩h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成功引進山東百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運用國內領先的節水栽培、臭氧殺菌、沙培等技術,種出了品質上乘、市場認可度高的高原紅玫瑰。
“我們當時著眼解決的是農村資源分散、產業發展水平較低這些老大難問題?!彪]西縣設施農業產業黨委副書記宋玉祥回憶起當初的探索,話語中仍帶著幾分感慨,“所以就嘗試打破行政邊界和區域壁壘,以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平臺,組建成立了產業帶黨委,推行‘黨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的發展模式?!?/p>
“這一招有效集聚了區域內的資源、要素和服務,真正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雙增收’?!彼斡裣榈脑?,道出了“四鏈”模式中“黨建鏈”引領“產業鏈”的核心要義——通過黨組織的強大組織力和凝聚力,將分散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發展合力。
隴西縣堅持“地域相鄰、產業相近、發展相融、愿景相同”的原則,按照“一鄉一產業、一業一黨委”和“強村引領、弱村抱團”的思路,打破傳統的地域限制和隸屬關系。依托產業培育與和美鄉村建設的共同目標,在鄉鎮內部或鄉鎮之間,精心組建了19個聯合黨委;依托農業產業鏈條和農業產業服務項目,在縣域范圍內統籌建設了2個產業帶黨委和5個產業片區黨委。
黨組織深度嵌入產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落,推動形成了“抱團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為鄉村振興筑牢了“硬堡壘”。
黨員帶頭,建強帶動產業發展“先鋒隊”
夏日,隴西縣鞏昌鎮河那坡村蔬菜產業園內,忙碌而有序。在漿水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熟練地打包裝箱。由該產業園生產的“隴之味”漿水榨菜系列特色農產品,即將從這里啟程,發往祖國的大江南北……
產業園的負責人郭亞斌,是一位返鄉創業的青年?!拔耶敵鯖Q定回鄉創業,心里其實挺沒底的?!被貞浧饎摌I初期的點點滴滴,郭亞斌感慨良多,“沒想到,黨組織及時了解了我的發展意愿和需求,很快就確定由鎮黨委副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和一名蔬菜種植大戶黨員來聯系幫帶我的項目,指導我爭取項目、選擇廠址、建設廠房,還幫助我建立穩定的蔬菜收購渠道?!?/p>
“沒有黨組織的關心和支持,就沒有‘隴之味’的今天?!惫鶃啽笳f,“在村黨組織的培養和考察下,我現在也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身份的轉變,更堅定了我發展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我要做得更好,帶動更多的人富起來!”。
郭亞斌的故事,是隴西縣深化黨員帶頭作用的生動縮影。隴西縣積極推行“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行動,讓黨員在產業發展中挑大梁、當先鋒。
通過采取“結對幫帶提志、專項培訓提能、城鄉共建提力”的“選、育、扶”三管齊下的措施,將有潛力、有干勁的黨員培養成懂技術、會經營的致富帶頭人。
推行鄉鎮黨委班子成員、村黨組織書記、與致富渠道關聯的黨員“三個一”聯系培養措施,將致富能手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不斷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實現每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達到15%以上,推動2000余名有能力的黨員每人發展1個致富帶富項目。
深化“黨員能人組團帶動、黨員責任區幫帶、黨員中心戶結對示范”等模式,引導扶持黨員致富能人創辦經濟組織276個,建立產業基地75個,構建形成“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村”的帶富共富鏈條。
匯聚人才,鍛造助力產業發展“生力軍”
“黃芪苗出齊后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如果田間雜草過多,會與黃芪競爭養分、水分及光熱資源,影響黃芪的正常生長。出苗后一般要進行2至3次松土除草……”
時下正值中藥材生長的黃金期和關鍵期,隴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定西市領軍人才毛正云,正在首陽鎮南門村耐心細致地向農戶講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的技術要領。
“以前我每年也種八畝左右的中藥材,可因為不懂技術,產量一直上不去,每年藥材收入兩萬元。”聽著專家的講解,藥農楊世祖說,“現在好了,像毛老師這樣的技術專家經常到田間地頭來指導我們科學種植,手把手教我們怎么管理?!?/p>
如今,楊世祖一家中藥材種植面積增加到了15畝,每年藥材收入也增加至6萬多元。
隴西縣深化開展“雙百四聯”、拔尖領軍人才“走進基層·服務群眾”活動,選派百名農業科技專家,每年至少利用100天時間,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開展聯基地、聯項目、聯協會、聯農戶活動,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為產業發展儲備人才。
采取“項目支撐+校地合作+專家引領+技能培訓”培養模式,柔性引進170多名農業專家,通過實用技術講座、“名師帶徒”、訂單培訓等方式,幫帶培育各類農村實用人才1.14萬余名。
深化“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主題,采取召開懇談會、聯誼會等方式,推介農村發展政策支持、資源優勢、發展愿景等,回引返鄉創業人才1680人,培育了一支“懂技術、善經營、能帶動”的產業發展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