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22
- 點擊:0
- 來源:定西日報
據定西日報報道(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劉書澤)7月19日,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服務渭源縣域經濟發展研討會暨甘肅省農科院會川試驗站科技開放周活動”,在“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渭源縣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馬鈴薯領域專家匯聚于此,共同為甘肅馬鈴薯產業“把脈開方”,旨在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平臺,深化院地科技協同創新,探索科技服務縣域經濟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與農業強省建設注入科技動能。
活動聚焦馬鈴薯產業“卡脖子”技術攻關,以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為抓手,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向“效益提升”轉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凝聚智慧、匯聚力量。
定西因薯而名、因薯而興,是全國馬鈴薯最佳適種區和主產市,也是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其中,依托堅實科研基礎,通過引進智能種植、精準管理等全鏈條科技手段,渭源縣已發展為全國重要種薯繁育基地,“隴薯”系列品種覆蓋西北五省,脫毒種薯年繁育能力突破10億粒(占全國1/4),“渭源種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溢價超30%,成為甘肅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樣本。
作為本次活動的紐帶和科技展示窗口,擁有60年歷史的省農科院會川試驗站同期舉辦科技開放周,開放周活動的舉辦,將進一步強化“科研創新+成果轉化”雙輪驅動,促進產學研用協同。該站作為西北地區首個馬鈴薯專業育種站,在高淀粉、抗旱、抗晚疫病育種領域居全國前列。60年來,站內科技人員扎根一線,累計育成“隴薯”系列品種55個,近十年在甘肅推廣超4000萬畝,助農增收120億元,成果輻射全國13個省區,為保障糧食安全和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同時,開放周集中展示了甘肅在馬鈴薯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方面的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