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06
- 點擊:6
- 來源:金昌日報
記者?張邁?李發華
“中國苜蓿看甘肅,甘肅苜蓿看金昌”。一直以來,金昌都享有這樣的美譽,地處河西走廊腹地的金昌,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稟賦,正以其卓越的苜蓿品質和蓬勃的產業活力,崛起為全國重要的優質商品牧草供應基地。7月31日,記者深入田間地頭與龍頭企業,探尋金昌苜蓿產業發展的密碼。
我市搶抓全省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機遇,以“糧改飼”為突破口,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示范推廣種植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優質牧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應剛向記者介紹,我市已構建起“糧飼兼顧、農牧結合、草畜一體、循環發展”的新模式。2025年,全市紫花苜蓿種植面積達13.74萬畝,建成3個萬畝基地,14個千畝基地,預計產量達9.6萬噸。這里出產的苜蓿平均畝產0.8-1噸,粗蛋白含量在18%-22%之間,相對飼用價值在135%-180%,已成為甘肅省最大的商品苜蓿種植基地和國內優質牧草重要產地。
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甘肅楊柳青牧草飼料開發有限公司位于永昌縣朱王堡鎮,公司的示范田中,苜蓿長勢郁郁蔥蔥。“看這苜蓿草頭,葉子圓潤碩大,優質蛋白含量高,纖維細膩。一旦開花,營養就流失了。”該公司永昌分公司經理栗志捻著一株苜蓿向記者展示。得益于先進的地下滲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楊柳青基地的苜蓿一年可收獲四茬,顯著提升了產量和效益。
“永昌基地種植約1000畝,酒泉金塔還有5000多畝。產品80%銷往寧夏、內蒙古的大型奶牛場,其余的供應北京、廣州、重慶等省級野生動物園,年銷量超萬噸。”栗志說。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楊柳青公司依托省級苜蓿全產業鏈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持續推動產學研融合。2023年6月,“甘肅永昌縣苜蓿科技小院”和“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金昌綜合試驗站”在甘肅楊柳青牧草飼料開發有限公司掛牌,通過專家學者和科研人才入駐,加大試驗站聯創聯建,“問診把脈”解決產業發展中難點堵點問題,推動我市苜蓿產業高質量發展。
位于永昌縣六壩鎮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寶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忙景象:13個儲備大棚堆滿了原料,種植戶們開著滿載整齊草捆的平板車排隊等候,加工大棚內的二次加密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開足馬力去除雜質、壓緊草料,來回穿梭的加包機將加工好的加密草捆運輸至卡車上碼放整齊,運往各地。
“現在正在進行二茬草的收購和入庫工作,預計達到5000-6000噸,”寶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宗成三告訴記者,“10月份收購三茬草,預計能達到1萬到2萬噸。”目前,該公司擁有兩條加密生產線和一條顆粒生產線,年處理苜蓿草達3.2萬噸。
品牌創建是推動牧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借助我市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永昌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金字招牌”,金昌不斷拓展牧草產品銷售渠道。楊柳青公司“絲路花雨”牌草粉、草顆粒等牧草產品供應全國80%的動物園和馬術運動場;寶光農業“番禾”高密度草捆、榮光公司“榮光騰博”高密度草捆、元生公司“元生”牌肉羊專用全混合日糧、潤牧公司“潤牧澤農”牌牛全混合日糧知名度和影響力享譽西北地區,與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業建立穩定的供貨協議,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市場贊譽和奶畜養殖企業青睞。牧草產業的不斷發展,有力帶動了全市畜禽養殖、裝備制造、物流交通、飼料加工等相關行業發展。2024年,全市草畜產業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切實充盈了農民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