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25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張文博
八月的隴中大地,藥香馥郁。隨著第六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開幕,“千年藥鄉”定西再次成為世界中醫藥界關注的焦點。
從道地藥材的“基因守護”到千億產業鏈的“藍圖繪制”,從傳統技藝的“薪火相傳”到醫養融合的“場景創新”,定西正以獨特的發展邏輯,破解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時代命題,為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定西,獨特的海拔、溫差與土壤,滋養出中藥材獨一無二的道地基因,現有各類中藥材439種,占全國主要普查品種的37.2%,其中,當歸、黨參、黃芪三大道地藥材種植面積超173萬畝,素有“中國藥都”之美譽。定西人深知,守好道地基因這一“源頭活水”,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根與魂。在這里,從種質保護到種植規范,一套“全鏈條守護”體系已然成形:西部最大的中藥材種質資源庫里,6萬份“生命密碼”被精心封存;6個種質資源繁殖鑒定圃中,“隴芪”“渭黨”等特色品種茁壯成長;“百千萬工程”的推廣,讓古老種植技藝與現代科技完美握手。如今,標準化種植率達84%、良種普及率超60%,定西堅持從源頭把好中醫藥產業的“第一關”,讓道地藥材真正成為“黃金產業”。
光有好藥材不夠,要讓“土寶貝”變成“金疙瘩”,關鍵在產業鏈的鍛造與市場的暢通。在岷縣“御歸堂”,當歸不再只是藥材,而是變成了口服液、面膜、養生茶等大健康產品……這些看得見的變化,正是定西中醫藥產業從“單打獨斗”的種植業向“全鏈條發力”的產業集群躍遷的縮影。目前,定西已培育規上中醫藥加工企業75戶、億元企業26戶,構建起從初級加工到精深制造的完整產業鏈。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定西正從“賣藥材”向“定標準”跨越。“新華·中國定西中藥材價格指數”已成為全國藥材市場的“風向標”,而且隨著產品銷往海外10余個國家和地區,“定西標準”正逐步獲得國際認可。從產業鏈的“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定西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產品”再到“定標準”的三級躍升。
中醫藥產業發展,要走向市場,也要融入日常。依托豐富的藥材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定西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道路上先行先試,以“醫養融合”為抓手,推動岐黃智慧走進百姓生活。在定西的醫院里,中藥養生奶茶飄香,VR技術帶市民“穿梭”藥田;在社區街頭,逛夜市能學養生、跳廣場舞能練八段錦,“人人學中醫、戶戶種藥材”的氛圍愈發濃厚。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地、縣鄉村三級中醫診療網覆蓋,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中醫服務;藥膳館、溫泉藥浴、藥妝產品的涌現,更讓中醫藥融入康養、消費等多元場景。定西的實踐,打破了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生活的“次元壁”——藥香飄進市井,養生文化滲進日常,既有文化傳承的溫度,也有民生幸福的厚度,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動注腳。
中醫藥產業是朝陽產業、健康產業、惠民產業。定西探索出了一條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守好“源頭活水”固根基,鍛造“產業筋骨”強支撐,暢通“市場血脈”拓空間,深化“醫養融合”惠民生。這種扎根傳統又擁抱創新的路徑,正是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密碼所在。期待更多地區借鑒定西經驗,持續推動中醫藥產業全鏈條升級、融合發展,共同推動我省加快由中醫藥資源大省向中醫藥產業強省邁進,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甘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