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04
- 來源:隴東報
慶陽融媒記者 李建強
初秋時節,沿著211國道寧縣段一路向南,道路兩邊一排排矮化果樹整齊排列,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果香四溢。作為全國蘋果優勢重點發展區域之一,近年來,寧縣縣委、縣政府立足農業發展實際,將蘋果產業作為六大產業之一來抓,聚焦蘋果產業提質增效,通過強化產業協同、優化產銷對接、帶動群眾增收等舉措,持之以恒做大做強蘋果產業,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抓基地建設強基礎
特色品種結出“致富果”
在寧縣金農公司良平種植基地,一顆顆鮮紅透亮、飽滿圓潤的早熟蘋果在藍天綠葉的映襯下,色香誘人,工人們穿梭在樹行間摘果、分揀、裝箱……“過去,我們大都種植的是喬化果樹,不但掛果遲、效益低、管理費時費工、水肥投入大,產量還低。”基地負責人楊緒文感慨道,“不要小瞧這些矮果樹,這些樹不但可以實現一年開花、二年結果、三年豐產、五年盛產,而且從打藥、施肥到采摘都可以實現機械化操作,省時省力,產量還高。”
為了提高蘋果品質,寧縣引進優質苗木,采用世界先進的矮化密植技術和水肥一體化智能滴灌系統,邀請全球種植技術專家進行指導。同時,采用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生產技術和種植模式,探索形成了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苗木良種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產品標準化的“三高五化”蘋果生產“寧縣模式”。根據蘋果糖度、硬度、著色等指標分批采摘,采用松下制冷、VA氣調冷藏,確保每一顆蘋果采摘后保留自然光澤、鎖住豐富營養。
截至8月25日,寧縣訂單規模突破萬噸級,7.7萬噸優質蘋果被預訂一空,涵蓋紅思尼克、華碩等6大優勢品種。早熟蘋果今年銷售金額預計達6.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2%,創歷史新高,特色優勢持續凸顯。
抓協同發展聚合力
抱團經營激活“新動能”
走進位于焦村鎮的東潤果業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紅思尼克、精靈嘎啦等優質早熟蘋果率先成熟,企業負責人張恒和工人們忙著分揀、包裝、進行預冷處理,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前些年,受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影響,加上果園管護技術跟不上,經濟效益有限。今年加入寧縣蘋果協會后,協會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從疏花疏果和防霜防凍等方面進行全程技術指導,今年蘋果產量、質量都有了新突破。”張恒說。
張恒口中的寧縣蘋果協會,正是寧縣針對以往蘋果產業“各自為營”的短板,整合100多家種植、貯藏、加工企業及合作社等組成的新協會。協會推行“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農資、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六統一”模式,實現了蘋果產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的轉變。
據了解,寧縣蘋果協會為種植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從疏花疏果到防霜防凍等各環節,精準幫扶,提升蘋果產量與品質,同時通過抱團采購農資降低生產成本,制定統一銷售標準提升品牌溢價,并精準對接北京、上海、廣東等42家外地客商,有效助推優質蘋果銷售。
抓民生實效惠群眾
產業帶動拓寬“增收路”
“2015年基地剛建好,我就來這里務工了,每年至少收入1萬元。既照顧了家里,又賺了錢,十分便利。”在金農公司良平種植基地,早勝鎮北街村村民劉芳玲對基地帶來的好處感觸頗深。
寧縣始終將促群眾增收作為工作落腳點,以產業發展帶動就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早熟蘋果開始采摘后,附近村民紛紛投身果園務工,既兼顧了農活,又為家庭增添了可觀收入。
依托成熟的蘋果產業鏈,不僅形成了技術共享、市場共建、風險共擔的產業聯盟,讓小農戶融入大產業,更通過產業輻射,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紅利,切實提升了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據了解,目前,寧縣已通過金農公司帶動全縣18個鄉鎮、241個村集體、9060個鞏固提升戶、1733個一般農戶實現長效增收,并累計兌付群眾土地流轉費1.11億元、群眾勞務費1.29億元、村戶分紅資金1.0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