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10-10
- 點擊:2439
- 來源:蘭州晚報
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全面發力
“蘭州制造”再創新活力

蘭石化煉化裝置

鋁型材加工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十三五”以來,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緊緊把握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中國制造2025為指導,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科學統籌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優服務,工業和信息化持續穩中向好,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讓“蘭州制造”從國門走向世界,為“蘭州制造”未來發展注入新活力。
1?依托“3區”五大支柱工業體系 筑牢“蘭州制造”基石
蘭州市是“一五”、“二五”期間國家重點布局建設的12個工業城市之一。在前期發展的基礎上,經“十三五”期間持續發展,現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能源電力、生物醫藥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呈現出以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3區”為依托,以8個縣區為載體的錯位發展產業格局,打造主城區為總部經濟、科研基地、現代物流等產業聚集地;遠郊四縣區為工業布局根據地,近郊四區為企業出城入園和承接中東部沿海城市產業轉移的主戰場。
“十三五”期間,重點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科技創新。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5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49.98億元,同比增長2%,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6%,重工業增加值增長2.2%,輕重工業比重為25.4:74.6;從隸屬關系看,中央和省屬企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3/4以上。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817.03億元,同比增長0.79%,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5.3%。全市高端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穩步發展,其中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573億元、110.8億元、55.3億元,同比增長1.07%、4.85%、5.67%,信息技術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4.9億元,同比增長12.47%。
2?搶抓政策機遇 各產業優勢發展持續發力
隨著國家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甘肅省推進十大生態產業發展,實施“三化改造”工程等機遇,為蘭州對外開放、區域合作發展和工業轉型升級帶來歷史機遇和發展紅利,也為新舊動能改造、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強有力支撐。我市已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形成產業集群,石化裝備、新能源裝備、軍工裝備、生物制品、重離子輻射應用極具產業競爭力。
同時,工業綜合能耗提前完成既定目標。其中,能耗方面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365.26,同比增長2.39%,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30%,截至2019年底,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19%,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預期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5%的目標任務。工業節水方面2019年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48立方米/萬元,較2015年下降35.02%,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預期62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目標任務。
3?力爭2025年 全市工業企業總產值在2019年基礎上翻一番
“十四五”是鞏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我市將依托蘭西城市群發展、蘭州新區建設、榆中生態創新城建設,以推進“十大生態產業”為統領、以重振“蘭州制造”為抓手、以實施“三化”改造為突破,堅持改舊與育新結合、存量與增量并重,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創新要素匯聚,激發實體經濟活力,重塑現代產業體系,爭創全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重點打造現代石化制造、航空航天裝備、電子制造業3個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特色健康產業。按照國家到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穩定在30%以上的目標要求,確定到2025年,全市工業企業總產值在2019年基礎上翻一番;制造業占GDP比重達到30%以上,占工業比重達到85%以上。
根據“十四五”規劃,我市將以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為主戰場,以紅古區、皋蘭縣、永登縣、榆中縣為補充,形成優勢突出、集群帶動、錯位發展的格局。其中,蘭州新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產業。蘭州高新區以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蘭州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裝備、鋁加工、生物醫藥等產業。紅古區將蘭州經濟區紅古園區、連海開發區紅古園區“兩大園區”作為發展制造業的主陣地,打造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等6條產業鏈。皋蘭縣加快建設三川口、黑石、九合等工業園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大鋼鐵、電石等傳統產業技術更新改造,做大做強飼料、新型建材等支柱產業。榆中縣圍繞榆中生態創新城建設,高標準推進和平工業園區臥龍川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等科技創新產業。永登縣加快推進樹屏產業園、連海經濟開發區大通河產業園兩個園區建設,著力在冶金、建材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4?堅持“改舊育新并重”思路 重振“蘭州制造”工業體系
按照“優化布局、提升規模、延伸產業、安全環保”思路,打造集石油裝備、石油煉化、高端化工、多產業帶動為一體的現代石化制造產業集群,實現戰略性升級。重點建設自動飛行控制系統、電作動器、機載雷達、宇航裝備等航空航天配套產品生產基地,打造全省創新發展高地。做大做強智能終端、可編程控制器兩大優勢產業,培育引進智能傳感器、機器人、集成電路、5G及光電產業四個重點產業,構建西北電子制造業集聚區。
同時,我市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以中車蘭州公司出城入園整體搬遷項目為龍頭,引進一批鑄造、鍛造、機車零部件等軌道交通配套企業,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聚集效應。重點發展電池前驅體及正負極材料、動力電池裝配生產、電池回收、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制造等產業。依托“城市礦產”,推動廢舊電子、廢有色金屬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煤矸石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重點發展大中型電機、高端泵、智能電網等新產品研發。主要建設中國西部數字化智能制造產業園,推動碳纖維應用與產業化發展,培育發展稀土功能材料產品。繼續做大疫苗產業,大力發展醫療美容、多肽類藥物、心臟瓣膜、放射性藥物等醫用產業,推動重離子加速器、3D打印技術產業化應用。指導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制造業,發展精深加工、加強上下游合作、完善相關產品標準、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質、降本、增效,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堅持綠色化保障、信息化支撐、智能化驅動,以冶金建材、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食品輕工、煤炭電力等行業為重點,培育創建國家級及省級綠色園區、工廠、產品和工業節水型企業20戶以上,創建市級智能工廠30戶以上,引導全部規上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莉/文?馬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