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1-28
- 點擊:2414
- 來源:蘭州日報
1月27日,記者從蘭州市政府國資委了解到,近年來,我市通過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在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企業增效、員工增收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優化國有資本結構布局
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方面,我市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1+N”系列配套政策,結合蘭州實際,先后制定出臺了《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辦法》《蘭州市市屬國有企業分類管理辦法》《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政府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實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確保了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方向正確、操作規范、進展有序。
深化國企改制重組中,按照“產業相近、行業相關、主業相同、資產同質、經營同類、優勢互補”原則,將市政府國資委原直接監管的42戶國有企業重組整合為23戶,推動同類國有資本向重點行業、優勢企業和優秀經營管理團隊集中,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結構布局,助推企業做優做強。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黃河文章、建設現代化都會城市”的要求,重點支持蘭州黃河生態集團的發展,將蘭州交通發展建設集團公司等8戶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股權約125億元資產注入蘭州黃河生態集團,用于增加蘭州黃河生態集團國有權益。同時,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將“三項制度”改革納入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積極探索構建市場化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機制,實現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不斷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助手之一。我市結合產業效能,先后對蘭州佛慈制藥集團、蘭州國器裝備制造集團、蘭州藍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甘肅沙井驛建材集團等企業通過出城入園進行升級改造,提升了裝備水平,優化了產業結構,擴大了主導產品產能,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快處置“僵尸企業”,全面梳理出蘭州市能源投資集團所屬蘭州市燃料貿易公司等9戶“僵尸企業”,采取第三方中介機構依法介入,制定清理計劃并扎實推進,現已全部完成工商注銷清理工作。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積極支持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國器裝備集團等企業與省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國家級創新孵化器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孵化器4個,市級創新聯盟和研發中心2個,有效增強了企業的創新和研發能力。鼓勵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糧油集團、蘭州國資利民資產管理集團等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不斷創新經營模式,積極發展電商業務。同時,引導市屬國有資本投向國家鼓勵發展并具有較高回報的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等領域,探索、參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組建了蘭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和蘭州科技大市場網絡平臺,為蘭州地區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提供高效服務,支持市屬國有企業參與金融領域投資,配合蘭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公司籌備組建、募股工作,市屬國有企業向蘭州農商銀行注資9.72億元。支持蘭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積極籌劃參與作為“城市礦產”的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
強化統籌協調
國企退休人員實現社會化管理
我市強化統籌協調,積極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共涉及全市范圍內的國有企業142戶。其中,央企45戶、省屬企業37戶、市屬企業60戶;涉及移交人員25.74萬人。其中,央企118172人,省屬企業88937人,市屬企業50311人。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移交協議的簽訂工作,已基本完成管理關系、人事檔案和資產移交工作,黨組織關系移交已進入收尾階段。
按照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我市積極推進駐蘭央企省企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及改造工作。截至目前,71戶駐蘭央企、10戶中央下劃在蘭企業職工家屬區455個小區,21.3萬戶住戶“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及維修改造已全面完成。同時,對在蘭央企辦教育機構8個(學前教育4個、職業教育4個,從業人員833人)、辦醫療機構5個(從業人員1394人)、辦消防機構9個、社區管理職能機構2個(從業人員10人)、市政設施14個,蘭州市屬辦教育機構2個(學前教育2個,從業人員14人)、辦醫療機構3個(從業人員60人),與各所在地政府和移交企業反復對接、積極協調,采取分離移交、關閉撤銷、重組整合、撤并改制、分流安置、逐步過渡、社會化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等多形式、多渠道、多舉措進行分離移交。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中,我市以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盤活國有存量資產、擴充增量資本、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目標,堅持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原則,推動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市政府國資委直接監管的23戶企業中,5戶企業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公司所屬各級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業60戶,為推動我市混合所有制經濟充分融合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奠定了基礎。
在促進企業股權多元化方面,我市加強市屬企業與央企對接合作,原蘭州燃氣集團與央企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各持股50%合作組建了甘肅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蘭州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與央企510所通過增資擴股方式開展合作,其中510所持股70%,蘭州國器裝備制造集團持股30%,成為國有全資的股權多元化企業。
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
在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我市積極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在蘭州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等國有獨資企業進行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試點,推進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暢通企業經理層成員與職業經理人的身份轉換通道,對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任期制、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和契約化管理。同時,推進企業負責人員薪酬制度改革,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實行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
我市還推進國有資本授權經營試點,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和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原則,依據功能定位、治理能力、管理水平,選擇蘭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6戶董事會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健全、工資分配管理規范的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授權經營試點,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經營決策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在此基礎上,加快推動市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按照政企分開的要求,推動市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改制脫鉤、分離移交,為優化國有資本配置、壯大企業資產規模、改善企業資債結構,促進企業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