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6-01
- 點擊:1790
- 來源:甘肅日報
汪?洋
創造一切有利于市場潛能釋放和創新的集聚的條件,構建全省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新生態,推進甘肅中藥材專業市場模式創新。
甘肅是全國道地中藥材的重要產區之一,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且品種豐富、種植規模大、資源優勢十分突出。以建鏈和延鏈暢鏈、強鏈穩鏈為總體目標,建立適應大生產、大流通的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體系,推動中藥材專業市場模式創新,實現生產與交易良性分工、供給與需求動態匹配,是打通甘肅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難點和關鍵所在。
甘肅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具有良好基礎。近年來,在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等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推動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主體競爭力逐步提升,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呈現以下特征:以隴東南為主的中醫藥產業核心區形成,也成為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核心和關鍵區;甘肅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已有很好的溢出效應,周邊縣市已經融入產業鏈;當前是整合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發展的窗口期。
目前,甘肅中藥材種植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3%左右,但中藥材和中藥材飲片年交易量120多萬噸、交易額230億元,兩類僅占全國銷售額的5.4%。當務之急,是要提升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專業市場模式創新。要圍繞打造甘肅千億元級中藥材產業集群,通過強力有效的政策供給,創造一切有利于市場潛能釋放和創新集聚的條件,構建全省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新生態,推進甘肅中藥材專業市場模式創新。
加快建鏈,推進專業市場模式創新。要優化道地藥材種植結構和生產布局,大力夯實種質資源,提升中藥材品質,構建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道地藥材生產體系,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創新協同體系建設。以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為重心,三大產區市場和十個產地市場為主體的區域自有品牌體系,要實現“實體市場”與互聯網“無形市場”的雙渠道融合,構建“互聯網+中藥材產業+供應鏈金融+現代倉儲物流+質量追溯”現代數字化的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新模式。同時,通過地區間政府經濟合作來整合國內供應鏈、完善國內分銷網絡,形成統一開放的國內市場,促使本土企業依靠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提升中藥材全產業鏈的聯動能力,推進產業集群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推動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的升級,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做優做活中藥材專業市場。
延鏈暢鏈,擴大專業市場規模與體量。通過制度和效率改進的作用,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和國有企業混改,實行平臺化、品牌化經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現優勢互補的合作新形態,破解生產鏈、技術鏈、流通鏈和企業的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流通鏈等相互銜接的制約因素,優化經濟技術耦合度,構建橫向和縱向融合的關系,將上中下游企業連接形成鏈式形態,促進分工演化和市場規模擴張,提升全鏈條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成度和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確保產業循環順暢,通過增強中藥材產業高端鏈接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扎實推進全國領先的中藥材產業鏈現代化供應鏈。
強鏈穩鏈,激活多層次專業市場效能。甘肅是“一帶一路”開放前沿,政府要集聚資源和力量,創造各類要素資源形成“洼地集聚”效應,依托國內市場拓展海外市場,聯手國內大型制藥企業,打造“一帶一路”中藥材產業合作區,建設中藥材國家級產業園區,培育全球知名產業鏈高端。立足三大產地市場和十大產區市場的吸附力,引導現有企業提高中藥材產地加工的集中度和標準化水平,逐步取消家庭作坊式藥材加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對接國內外中藥材上下游垂直領域企業項目落戶中藥產業園區,培育先進中藥材加工集群和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園區,協同和技術攻關挖掘新的發展潛能,催生新型產業的根植和地區工業化,加快中藥材在種植、研發、生產、流通、銷售、服務的標準化操作進程,發展多樣化、多渠道銷售模式,延長中藥材的生產鏈,激活中藥材產業的經濟鏈。
推進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信息化建設,通過全產業鏈創新形成“閉環”發展模式,促進信息在各環節的快速傳遞,確保中藥材在各環節的安全生產,用大數據挖掘技術與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強甘肅中藥材市場監管能力,推動甘肅道地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鏈全面升級,必將實現甘肅中藥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蘭州財經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