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7-26
- 點擊:1475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杜雪琴?通訊員?楊曉琴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
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絲路古道駝鈴悠悠。
如今,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甘肅省承東啟西、連南通北的重要戰略通道和物資集散地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節點樞紐作用有效發揮。
為此,蘭州海關發揮職能作用,打造中歐班列通關“綠色通道”,支持中歐班列回程班列擴大進口,促進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業務發展。
截至目前,今年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共計發運國際班列86列,一列列“鋼鐵駝隊”從這里出發,打開我省通江達海、貨暢其流的全新發展局面。
即報即辦,跑出通關“加速度”
5月17日,伴隨著汽笛聲響,甘肅省今年首列“天馬號”(武威南—杜伊斯堡)中歐班列從武威南站緩緩駛出。
“武威南—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是甘肅省第一列整列發運到歐盟的班列,標志著甘肅省開放通道再添新成員。”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報關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朱亞琴說。
據介紹,自2014年“天馬號”(武威南—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中歐班列成功開行后,甘肅省國際貨運班列相繼開行,開放通道全面拓展。
2020年6月5日,“中吉烏”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首發,甘肅省第二條國際公鐵聯運國際貿易通道全線貫通。至此,我省構建起中亞、中歐、南亞、“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及中吉烏班列的“四向五條”立體開放通道網絡。
“蘭州海關開辟‘綠色通道’,大幅提升通關速度,為打通開放通道起到了積極作用。”甘肅(蘭州)國際港務區相關負責人說。
自甘肅省開行中歐班列以來,蘭州海關主動對接中歐班列運營企業,優化海關指定監管場所內貨物流轉,并通過開展風險研判,精準高效對接貨物通關審核、放行等環節,持續提高監管效能。
同時,蘭州海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強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推廣實施無紙化通關、提前申報、“7×24”小時預約通關等便利化舉措,對中歐班列隨到、隨審、隨驗、隨放,切實保障中歐班列快速通關。
雙向運輸,帶動產業新發展
盛夏時節,走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進出區貨車絡繹不絕,一派繁忙景象。
在蘭州新優聯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加工生產百葉窗。今年初,該公司生產的百葉窗首次出口英國,打開全新出口市場。
“俄羅斯的樟子松木、白松板材等木材搭乘中歐回程班列運抵蘭州新區,這是俄羅斯木材進入我國市場最經濟、最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蘭州新優聯實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孫健說,近年來隨著中歐班列回程木材專列實現常態化運營,公司原料供應鏈得到有效保障。
“如今,木材加工已經成為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內的特色產業。今年前5個月,出區加工木材成品達1400立方米。”蘭州海關所屬金城海關工作人員段德強介紹。
為保障木材加工產業快速發展,蘭州海關積極支持利用中歐班列擴大進口,提供預約通關服務,快速開展轉關核銷、受理申報及后續監管工作,保障原料供應鏈穩定,為企業提供便利。
木材加工產業借力中歐班列迅速發展并不是個例。
依托去年剛剛投入運營的甘肅省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大量哈薩克斯坦亞麻籽、葵花籽等進境糧食通過中歐班列運抵蘭州新區,投入加工生產,我省立足甘肅、輻射西部、對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西部糧都”正蓄勢發展。
東西協作,注入發展新活力
5月21日,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義烏-蘭州-莫斯科”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發往俄羅斯莫斯科。這是今年蘭州、義烏兩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甘肅省發運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我省東西協作共推中歐班列發展模式正式開啟。
蘭州海關積極支持企業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中歐班列貨物以一體化通關或轉關模式申報通關,支持企業對中歐班列艙單中運單為同一進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車次、同一境內收發貨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貨物申請艙單歸并,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
目前,蘭州、義烏兩市正在進一步合作開展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推進補貨、補軸作業,爭取階梯直達、接力運輸,共同擴大兩市中歐班列開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