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31
- 點擊:1287
- 來源:甘肅日報
侯宗輝
創建館旅融合發展的先行區,打造城市依托型鄉村旅游制高點,塑造智慧文旅的“安寧樣板”。
蘭州市安寧區交通便利,高校科研機構云集,智力資源極其豐富,教育、文化、科技和旅游資源頗具特色,“人文安寧”發展基礎堅實。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圍繞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立足資源稟賦,不斷放大綜合效應,使優勢更優、長板更長。
創建館旅融合發展的先行區。甘肅省科技館、蘭州市地震博物館等各具特色的館舍坐落于安寧區,它們承載著珍藏、展示、教育、研究、休閑等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是公共文化產品服務空間和展示空間的集合體,而且空間分布均衡,可達性很強,有利于形成集群優勢。要積極探尋創新組織體系,搭建聯合宣傳推介運營機制,形成主題鮮明、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態空間。要充分挖掘品牌張力,進一步釋放其所蘊含的文化魅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與旅游企業的聯動,持續促進館旅融合發展。主動與旅行社、旅游協會合作,變“等客來”為“請客來”,與周邊景區、旅游飯店、特色餐廳、旅游商店形成完善的旅游線路,帶動安寧區文旅產業升級。
打造城市依托型鄉村旅游制高點。安寧區的仁壽山公園、十里桃鄉、沙井驛火焰山等地是集民俗、自然、人文、生態、體育、產業于一體的鄉村旅游資源富地。要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宣傳發動、教育促動、示范帶動,完善鄉村保潔機制,聚焦人居環境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夯實鄉村旅游發展的環境基礎。依托中國·蘭州桃花旅游節,大力培育觀光、休閑、體驗、康養、度假等多種旅游業態,推動產業鏈條延伸,實現鄉村旅游業態聚合,著力打造都市休閑、民宿體驗、特色美食、文體游樂為一體的城市依托型鄉村旅游目的地。加大鄉村文化創意開發力度,把音樂、美術等藝術元素融入安寧鄉村旅游藝術品中,開發文創型農產品、工藝品、裝飾品等富有文化內涵的鄉村旅游產品,增強對城區游客的吸引力,增強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力。
塑造智慧文旅的“安寧樣板”。“新基建”為智慧文旅新業態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機,安寧區要搶抓機遇,充分挖掘歷史、自然、人文等文化旅游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精品項目為突破口,塑造智慧文旅的“安寧樣板”。一是以“新基建”為支撐,整合政府、企業、市場、科研院校、行業協會等不同行業資源,跨界合作、利益共享,有效提高安寧區文化旅游服務的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水平,延長和拓展智慧文旅產業鏈,催生更多文旅新業態。二是堅持分類實施,先示范后推廣的原則推進智慧文旅建設。對于文化場館等公共領域,由政府組織重點突出VR、AR、3D成像等方面的新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演藝、文創、民俗、美食等領域,則要政府、企業、高校等聯合運營,保證精準營銷、大數據測算、視頻直播、數字商品等方面的需求。三是要加強技術攻關,提升文化場館、文化景區的智慧化水平。促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在文旅場館和景區的應用,實現在線分時段預約、虛擬排隊、實時客流監測、入館無感通行、虛擬導覽、智能定位等智慧游覽等功能。
(作者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絲綢之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