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28
- 點擊:1441
- 來源:甘肅日報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甘肅高質量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康縣模式”的啟示
張建君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基本模樣,鄉村振興是共同富裕的未來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鄉村振興要毫不動搖、快馬加鞭、干在實處、干出特色。“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康縣,山大溝深、產業薄弱、經濟落后,是第一批國列貧困縣和甘肅省58個特困片區縣之一,經過持續八年久久為功的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從貧困鄉村向美麗鄉村的華麗蝶變。美麗鄉村建設的“康縣模式”,為我們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提供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后發地區同樣能創造發展奇跡。鄉村振興需要產業、人才、資金、服務等生產生活條件作為支撐,后發地區的這些要素較為匱乏,受到束縛和限制,是等靠要還是積極作為,是常規化推進還是創造性發展,人們的精神狀態和決心信心十分關鍵。2013年,康縣貧困發生率高達37.04%,農村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屋旁臭水溝、垃圾滿地堆”的面貌。如何脫貧、如何實現更好的發展是擺在康縣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近些年,經過反復調研、試點總結和科學評估,康縣最終走出了一條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康縣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省全國一道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了美麗鄉村與特色農業、文化旅游、農產品加工業、城鄉融合發展等協同推進的全新發展格局。康縣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國際論壇”,獲得了建立永久會址的重要機遇,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甘肅樣板。康縣的成功,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只要找對方法、走對路子,后發地區同樣能夠在鄉村振興事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創造性發展。
信念、藍圖與執行力至關重要。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的愿景藍圖不是拍腦袋決策,而是在對特困縣域如何發展的深入思考、積極探索中得來的。康縣美麗鄉村建設,在統一思想、繪制藍圖的基礎上,從示范點創建抓起,經過不斷培育宣傳、推廣典型,帶動各鄉鎮、村社和群眾主動跟進,形成了以建設美麗鄉村為核心的縣域發展戰略。全縣牢固確立“生態為基、發展為要、民生為本、黨建為先”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調動各級各部門共建美麗鄉村的積極性,形成了“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發展合力,建立了“多個管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的資金整合機制,讓各級干部不愁錢、不愁人、只愁“怎么干得好”。從2012年開始,康縣將美麗鄉村建設列為一號工程,每年組織一次大規模觀摩評比活動,現場點評、打分評比,并將評比結果納入年終考核,在各鄉鎮之間形成比學趕超、你追我趕的濃厚競爭氛圍,充分激發各鄉鎮的干勁。2020年底,康縣350個行政村、1642個自然村全部建成美麗鄉村。康縣的實踐證明,后發地區只要努力克服先天不足的劣勢,充分利用好政策機遇、自身優勢,敢于打破常規,敢于擘畫藍圖,積極作為、大膽探索,在美麗鄉村建設上持續用力,一樣能走出一條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和好路。
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基本模樣。面對新一輪推動“三農”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我們一定要抓住鄉村振興的關鍵、明確鄉村振興的主旨、開拓鄉村振興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承德考察時強調:“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在這方面,康縣模式提供了許多推進鄉村振興的有益啟示,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基本模樣,鄉村振興是共同富裕的未來景象,只有農村實現和城市同樣的繁榮,才有高質量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我們要牢牢把握“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豐富內涵與精神實質,凝神聚力、集中智慧,努力推動形成新時代新格局中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創造更多更好的鄉村振興經驗、舉措與模式,在新征程中干出不負時代與人民的偉大業績,讓共同富裕的愿景率先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收獲豐碩成果。
作者為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甘肅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