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0-08
- 點擊:1491
- 來源:甘肅日報
????嘉峪關市近年來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推動“產業提升共進、文旅融合共抓、陸海開放共濟、城鄉發展共融、民生保障共享、區域協同共贏”六項舉措落地落實,經濟發展質量、規模和效益均有了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產品創新勢頭強勁
圍繞“如何交出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這一主題,嘉峪關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新型金屬復合材料、汽車結構用鋼、核用不銹鋼等新產品研發,用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發展的能動性。尤其是支持酒鋼集團、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創新發展,落實高品質碳鋼、不銹鋼、鋁、核應用省級產業鏈“鏈長”職責,推動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目前,酒鋼集團“三化”改造項目投入增長92%,成功開發優質齒輪用鋼、傘骨用鋼等高附加值產品,高端剃須刀用不銹鋼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
嘉峪關市加快工業園區提檔升級,落地實施銘翔鋁業、甘肅藏建等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產業集聚發展態勢良好。1月至7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8%;上半年規上工業實現利潤61.7億元,增長8.8倍,效益好于預期。
在科技項目、平臺建設等方面,嘉峪關市加強與省農科院、蘭州理工大學等合作,開展“揭榜掛帥”項目試點。“甘肅省鋼鐵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創新聯合體”正式運行,酒鋼“二氧化碳綠色潔凈煉鋼技術及應用”獲評冶金行業最高獎項,企業新產品研發試制同比提高68%,10家企業獲評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持續凸顯。
2021年上半年,嘉峪關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8億元,同比增長8.5%。
????全域旅游格局已經形成
作為工業城市的嘉峪關,不但工業制造品牌馳名海內外,而且旅游資源也聞名遐邇。
2021年,為豐富文旅供給,嘉峪關市首部原創邊塞史詩劇《天下雄關》正式展映,為游客帶來了全新的現場體驗。
同時,嘉峪關市積極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舉辦河西五市旅游聯盟聯席會,推廣研學游品牌,加強文創產品開發,推進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圍繞構建文、旅、商、體“四輪驅動”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投資近百億元打造以關城景區為核心的方特絲路神畫、峪泉古街、世界文化遺產公園等重大文化旅游項目,推動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國家級關城歷史文化園區、新城草湖國家濕地公園等多種類型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
2020年,嘉峪關市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地級市。為把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這一品牌做得更好,嘉峪關市從文旅項目建設、研學產品開發、“旅游+”和“+旅游”融合發展、改善市場環境等方面謀良策、出實招、下重拳,推動文旅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據介紹,1月至7月,嘉峪關市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4%;全市接待游客268.5萬人次、旅游收入1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7%、83.4%,第三產業恢復態勢更加穩定。
????宜居環境織就幸福生活
以綠為基、以水為脈,用好水資源、做活水文章。在嘉峪關市區,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0.5%,人均公園綠地36.4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積27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讓城市變美麗、讓群眾生活更美好的背后,透射出的是嘉峪關人的執著和堅定。
嘉峪關市連續26年開展“義務植樹”“綠化年”、爭創“花園式單位”“綠化達標小區”等活動,堅持規劃先行,把做好綠化工作、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城市綠地規劃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當中。如今,種草種樹、美化家園已成為嘉峪關人的一種自覺行動。
嘉峪關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景城一體、產城一體,建成了一座橫跨討賴河,南北并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興戈壁綠洲城市,贏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譽,榮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榮譽稱號。
從60多年前第一代創業者的帳篷、地窩子,到今天的現代化小區,居住環境的變遷,從側面勾勒出嘉峪關市的民生“幸福路徑”。
如今,嘉峪關市將80%以上的財政支出投入到民生領域,實施了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棚改工程、教育“改薄”工程、醫療衛生惠民工程,持續加大就業、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全市人均住房面積由1985年的4.3平方米增加到40.3平方米;全市中小學D級危房全部重建,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7.9%;65歲以上特殊家庭老人和75歲以上老人用餐服務實現社會化、普惠化,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2021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71元,同比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0元,同比增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