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1-19
- 點擊:1059
- 來源:今日金昌
金昌正在加速積蓄經濟發展新動能。
大數據、網絡貨運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貨運數字產業園吸引全國77家優質物流企業入園;“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0%以上;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入圍全國外貿百強市;被確定為省級創新型城市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二,涌現出“大國工匠”潘從明等一大批科技人才……
我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三輪驅動”引領發展,一個個更深更實更大的改革舉措漸次落地,不斷激發和催生經濟新活力,為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新動能。
深化改革釋放市場發展活力
改革是推動轉型的動力。我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工礦城市,推動資源型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深化改革,全面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
近年來,我市緊扣深化改革主軸主線,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落實,改革工作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簡政放權,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60項、承接266項、下放65項。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落實涉企經營許可事項121項。加快推進企業便利化改革,設立批發零售業等8大類63個經營范圍的個體工商戶線上智能領取電子營業執照。線下推行企業開辦“一窗通辦”,率先在全省將企業開辦壓縮至0.5個工作日,個體工商戶辦理營業執照實現“秒批”。近5500家企業及個人享受300多項政策紅利?!耙徽臼健狈仗嵘l展效能,32個部門805個事項共壓減審批流程1300個、時限12123個工作日、材料要件3376個。分類建立“四辦四清單+容缺受理清單”事項,公布2批次122項“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232項“省內通辦”和182項“跨省通辦”事項,行政審批跑出了加速度。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只要企業定了干、一切手續政府辦”成為全市各級干部服務企業的共識和自覺,良好的營商環境形成發展的“強磁場”。前10個月,全市共招商引資項目136項,到位資金138.86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2.57%,同比增長19.39%。
——經濟體制改革牽引力增強。實行鏈長制、專班制、鏈主企業制等機制,著力打造“2+4”產業鏈,積極培育壯大產業鏈;建立健全市企協同調度、信息直通共享、包抓落實等機制,進一步深化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大數據、網絡貨運、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風生水起,“東數西算”試點城市、北斗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金昌)、紫光云西部節點和國家超算中心、數據災備中心建設加快推進。
——國資國企改革取得突破。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6個方面41項重點改革任務已完成29項,完成率70.73%,全市6戶全民所有制企業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6家,引入非公資本2724.35萬元。穩步推進國有資本整合優化,將事業單位改制的5家企業資產、市建投公司股權劃入市國投公司。著力提升國資監管信息化水平,推進“三重一大”決策運行暨大額資金動態監測系統建設。
——農業農村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全市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興業帶富工程、培根鑄魂工程、強基固本工程的“一行動三工程”為抓手,全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探索推廣“村社一體、合股聯營”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強村富民模式,在18個基礎條件較好、資源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鮮明的村開展試點工作,目前共發動368戶黨員群眾入社,整合各類資金和資源資產折價入股3745萬元。
市第八次黨代會至今,全市共確定推動重點改革事項733項,除2021年度196項正在有序推進,其余目標任務已全部完成,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闖關奪隘,勇毅篤行。一系列改革舉措落地生根,各類市場主體釋放了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競爭力
11月10日,從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傳來好消息,金川集團公司與哈薩克斯坦銅業有限公司郵寄簽訂銅精礦采購協議,簽約金額5.4億美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占全省總簽約金額的26%,簽約金額位居全省第二。
我市擴大對外開放開發,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支持金川集團擴大原料進口、申報“保稅混礦”項目,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國內外重要展會,推進甘肅自由貿易試驗區金昌片區工作,積極申建金昌國家級經開區B型保稅物流中心,支持重點外貿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進出口外貿延續增長態勢。截至10月份,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58.3億元,同比增長30.4%,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9.3%,進出口總值居全省第一。對外經濟合作迅速駛入“快車道”。
支持外貿企業進行擴能增量改造、技術改造和新技術產品研發創新,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金昌民營外貿企業宇恒鎳網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該公司實施的多目數鎳網投入運營后,產品銷往印度尼西亞、越南、伊朗、伊拉克、孟加拉等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該公司銷售部總經理張雄偉介紹說:“今年1至10月,公司出口銷售額達2000多萬,同比增長50%?!?/p>
組織20多家企業先后參加中國上海進出口技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服貿會、廈洽會、東博會、進博會等國內重點展會,其中服貿會簽訂約金額4327億美元,占全省簽約金額的34.6%,是全省簽約最多的市州。
落實國家和省上穩外貿穩外資穩外經政策,“三外”工作穩中提質,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出口總值三項指標連續10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實現了近五年來現有外資企業再投資的突破、利用外資考核得分零的突破、在建外資企業新引進外資額的突破、外資研發機構零的突破。建立了外貿政策新體系,挖掘外貿發展新潛力、拓寬對外貿易新渠道、塑造外貿干部新形象、提高合作交流新成效,支持金川集團公司、八冶建設公司等外經企業健全境外安全風險預警與處置機制,推動對外投資新進展。
對外開放展示出強勁的競爭優勢。金昌“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與我市貿易往來的國家增加到52個,金昌市入圍全國外貿百強市。
科技創新激發強勁動力
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國內首創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羊全混合日糧,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同時也成為省內唯一一家獲得農業農村部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示范企業的本土企業。
元生公司行政總監張金生告訴記者:“公司取得的一切成就,皆源于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至關重要。
我市認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力度,造就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創造了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知名品牌。宇恒鎳網、施可豐、恒信高分子3家企業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甘肅高能中色環??萍加邢薰精@得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千方百計搭建產業支撐創新平臺。依托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院士工作站、科技領軍人才工作室,積極對接國家和全省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在有色金屬延伸加工、新材料產業等重點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引導園區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專家院士、下游應用企業開展科技合作,分產業鏈、產品鏈組建科技創新聯盟,推進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大數據、軍民融合、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創新發展。
目前,已建成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鎳鈷資源高效利用及新產品開發創新聯合體、48家高新技術企業、1個國際標準研制創新示范基地、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5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6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省級有色金屬新材料創新創業示范園,1個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著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大力度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盤活用好現有人才,倡導社會尊重人才。通過實施省、市級重點人才項目及創新創業團隊項目,選派專家人才參加“西部之光”“隴原之光”訪問學者培養計劃等方式,不斷提升全市高層次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截至目前,涌現以“大國工匠”潘從明為主的全市高層次、高技能專家人才439名。各類人才齊心協力貢獻才智,科技攻關項目能力不斷增強。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市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