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2-17
- 點擊:1037
- 來源:甘肅日報
????張海燕
全省經濟的整體平穩健康發展,離不開各地經濟的充分發展。甘肅經濟總量小、綜合實力較弱,歸根到底是因為各市縣發展不充分。下好全省經濟發展“一盤棋”,就要正確處理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牢固樹立相互帶動的導向。
獨木難成林,群林難離木。如果把全省經濟比作茂密的森林,各市縣就是構成森林的樹木。各地必須加快發展、壯大自身,各盡所長、協同發力,才能更好促進全省經濟發展。同時,地方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全局的支撐和引領,只有“大盤子”活了,局部才會受益。面對新的發展階段,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就要注意以點帶面、以面促點,在相互帶動中加快發展。
各市縣發展不充分,最大短板在縣域經濟,最大潛力也在縣域經濟。發展縣域經濟,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甘肅地域遼闊、氣候多樣,各地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環境條件各不相同,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決不能“齊步走”,必須充分考慮地區差異、重視發揮比較優勢。要鼓勵各地走合理分工、錯位發展的路子,打好“特色牌”,唱好“地方戲”,通過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進而形成優勢互補、整體提升的區域經濟布局。要充分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找準當地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充分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潛能和勢能,爭取各縣都培育出幾個“響當當”的產業。
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不能各自為政。要善于觀大勢、謀大局,使個體有機統一于整體,積極順應全局發展的方向。各地要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要求,緊盯國家政策的導向,立足全省發展的需要,以全局眼光謀劃局部發展,以局部突破服務全局發展,充分形成“百花齊放”的經濟格局。特別是省會城市以及在某些領域條件較好、基礎較厚的市縣,更要重視強化和發揮對全省發展的帶動作用,通過打造某一領域的主體功能區,爭當產業鏈條構建的龍頭和引擎,更好助推全省經濟發展。
“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全省與地方相互支撐、相互帶動,只要切實把握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增強大局意識、提高發展的系統性,增強協同意識、提高發展的耦合性,我們就一定能開創“雙贏”局面,書寫甘肅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