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2-29
- 點擊:970
- 來源:甘肅日報
????農村新居錯落有致,通村道路平坦寬闊,牛羊膘肥體壯,大棚蔬菜長勢正好……寒冬時節,會寧大地廣袤的田野、秀美的村莊處處生機涌動。這是會寧縣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新征程中,向人民群眾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19年,會寧縣130個貧困村16.99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脫貧不松勁,摘帽不解甲。兩年多來,會寧縣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確保資金投入不減、政策支持不減、幫扶力量不減、工作力度不減,統籌推進政策體系、工作機制、項目資金、人員隊伍等有效銜接,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摘帽,并不意味著以前的工作畫上了句號,我們繼續科學研判形勢,精準施策抓幫扶,努力讓群眾過上富裕生活。”劉家寨子鎮二塬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劉占虎說,這兩年,駐村幫扶干部吃住在村,努力落實各項幫扶政策,為群眾解決各種難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退出貧困縣序列以來,會寧縣堅持隊伍不撤、任務不松,7229名幫扶干部依舊奮戰在一線,與村民一起謀劃產業、抓實村級事務,共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千方百計增加脫貧群眾收入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必答題”。“腰包”鼓起來,生活才有奔頭。
在新添堡鄉河屲村,村民李雪峰正在牛圈里忙著給牛加草添水。“現在我一共養著20頭牛,去年養殖純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今后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把牛養到40頭以上,預計收入將更可觀。”李雪峰喜滋滋地算著收入。
從土坯房到新居,從沒有收入來源到養牛致富,李雪峰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同搭乘脫貧攻堅的“專車”,駛入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車道”。
走進黨家峴鄉廟兒村,硬化的村級公路、改擴建后的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分外引人注目。近幾年來,這個基礎條件差、集體薄弱的貧困村,不僅實現了家家有產業,戶戶有增收,村莊面貌也煥然一新。
“目前村民人均純收入已經達到了6000元以上,生活小康了。今后,我們要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好,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廟兒村黨支部書記席宗智說。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會寧縣搶抓發展機遇,統籌推進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生態環境、基層治理等工作,接好脫貧攻堅“接力棒”,踏上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鄉村振興任重道遠。我們要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始終把防止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著力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增收,高質量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工作,全面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會寧縣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陳泳?通訊員?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