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2-15
- 點擊:940
- 來源:甘肅日報
安定區內官營鎮蔬菜豐收。安定區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期間,安定區寧遠鎮郵政支局投遞員李琦冒著風雪為當地居民投送報紙和包裹郵件。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
定西新貌。?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張彥融
金銀花成為帶動通渭廣大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通渭縣委宣傳部供圖
安定區內官營鎮烏龍村村民依靠蔬菜種植增收。(資料圖)?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易思耿
乍暖還寒時,隴中大地滿溢蓬勃生機。
撕去“苦瘠甲天下”的歷史標簽,小康的陽光,普照定西河山。
過去一年,定西市委市政府把追趕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鑰匙”,堅持把“固成果”“守底線”作為首要前提和優先保障,苦干實干,交出一份令群眾滿意的答卷。
定西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腳步,鏗鏘有力。
全市上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將幫扶政策、資源、力量向已“摘帽”鄉村和脫貧群眾傾斜,1.24萬戶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人口消除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區域性返貧的底線。
定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脈搏強勁。
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3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萬元、1萬元。全市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總量實現新突破,“十四五”開局良好。
固根本牛勁十足,踏征途虎虎生威。歲末年初,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新春走基層——走郵路?看新局”全媒體采訪小組一行走進定西城鄉,實地感受隴中大地的美麗蝶變,用筆和鏡頭記錄隴中兒女為美好生活奮斗的颯爽英姿。
夯基礎?信心強
黃燦燦的玉米、膘肥體壯的牛羊……走進安定區石峽灣鄉石峽灣村董繼軍的家,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產業興旺、其樂融融的景象。從貧困戶到養殖大戶,從養殖大戶又差點落入貧困的漩渦。人生一波三折,董繼軍卻從來沒放棄奮斗。
董繼軍48歲,與妻子育有兩個孩子,家庭和美。2013年底,董繼軍因缺技術、增收困難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行列。
脫貧攻堅的春風吹來,董繼軍一家迎來發展的希望:危房改造政策讓他住起了磚瓦房,“雨露計劃”讓兒子圓了大學夢,基礎母畜到戶養殖項目投放湖羊5只奠定了發展養殖業的基礎……2015年,董繼軍一家順利摘掉貧困戶的帽子,還利用精準扶貧貸款,持續把自家的產業發展壯大,成了村里的養殖大戶。
天有不測風云。2021年7月份,大兒子被確診為腎病綜合征,高昂的醫藥費讓整個家庭陷入了困境。看著一張張收費單據,董繼軍和妻子愁眉不展。
脫貧不脫政策。夫婦倆一籌莫展的時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各項政策打消了他們心中的憂慮。“娃娃的看病花費都能夠報銷,村里及時將我們納入了低保。”董繼軍說,去年天旱少雨,莊稼收成受了影響。政府還積極聯系保險理賠,幫助董繼軍搶收玉米、燕麥,做青儲草、糧改飼。
在政策的支持下,夫妻倆起早貪黑,里外兼顧,把自家的種養業搞得有聲有色。種植16畝馬鈴薯、15畝玉米,養殖6頭牛、47只羊……產業帶來可觀的收入,讓董繼軍更加堅定了生活的信心。“我還續貸5萬元的小額信貸,接下來要繼續擴大種植養殖規模,依托合作社帶動,把日子越過越好。”董繼軍計劃著。
董繼軍的經歷,是定西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真實寫照。2021年,定西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將幫扶政策、資源、力量向脫貧鄉村和脫貧群眾傾斜,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斷夯實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
一年來,定西市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建立網格化防返貧管理體系,對84.24萬脫貧人口和歷年識別的4.86萬邊緣易致貧人口,開展兩輪次全覆蓋篩查檢視,助力1.24萬戶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人口消除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區域性返貧的底線。
暢道路?產業旺
歲末年初,定西市安定區巉口鎮郵政支局每天都有不少人郵寄包裹。寄得最多的,還要數當地自產的粉條、清油、小雜糧等農特產品。
“公司主要生產淀粉,2021年增加了粉條生產線,線上銷售量不錯,最多一天能有十多單。”正在郵寄粉條的高玉花,是甘肅鼎盛農業發展公司的員工。
定西馬鈴薯、中藥材、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基礎雄厚,產品優質。然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導致農產品銷售難、運輸難,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面對這一情況,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定西市分公司充分彰顯國企擔當,以建設“兩中心一站點”——縣級寄遞共配中心、鄉鎮寄遞共配中心和村級服務站點為核心,大力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助力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
依托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不僅在縣區和鄉鎮,在小山村里,依托小商超打造起的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也在助力農產品進城上發揮了作用。
巉口鎮趙家鋪的小賣部,已成為安定區郵政網絡中的一家星級站點。“借助郵政的平臺和郵寄服務,村里的粉條、清油都賣到了江蘇、深圳等地。”負責人趙剛說,在本村就可以收寄包裹快遞,村民都對此贊不絕口。
走進安定區內官營鎮文昌村,地處胡麻嶺山腳下的定西胡麻嶺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內,粉條生產、包裝車間一片繁忙。“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合作社生產銷售旺季。產品供不應求,最近每天晚上都要加班生產到十一二點。”合作社理事長王強說,2021年合作社共銷售粉條400噸。
“其中約100噸是通過郵政銷售出去的。在郵樂購平臺919活動促銷日,就賣出1萬單。”王強說,與郵政的合作,進一步拓寬了合作社的銷售渠道。
據悉,2021年,定西市337戶電商在郵政發件189萬件,銷售額約1510萬元。全市郵政拼多多、淘寶、抖音線上銷售11.5萬單,同時組織社區團購、農特館展銷等活動,助力解決地方土特產品銷售難問題。全年助銷農產品1290多萬元,其中馬鈴薯約510萬元,粉條約200萬元,牛羊肉約380萬元,中藥飲片約120萬元,小雜糧等約80萬元。
銷路的暢通,反哺著產業的發展。中藥材、馬鈴薯、百合、食用菌,良種繁育、畜禽養殖,光伏發電、電商……定西市農業產業因“路”暢而蓬勃發展。
2021年,定西市著力發展“7+X”優勢特色產業,總產值達到925億元,全市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827.4萬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60萬噸左右,馬鈴薯、中藥材、蔬菜產量分別為68.2萬噸、39.3萬噸和70.3萬噸,群眾收入穩定增長。
抓發展?勇突破
一場大雪,讓隴中大地白茫茫一片。雪后初晴,位于安定區臨洮街以南的關川小學建設項目就加足馬力接續推進。
“為進一步優化城區教育資源布局,解決入園難、大班額等問題,2021年安定區共規劃實施了教育項目6個,總投資5.54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73億元。”安定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關川小學及停車場項目規劃占地31畝。總投資1.4億元。目前,已完成所有基礎工程、教學樓主體及三分之二停車場主體工程,計劃于今年7月底建成交付使用。
同樣加緊建設的,還有位于安定區巉口鎮北工業園區的定西建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綠色環保新型材料循環生產線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為“333”行動計劃引進新動能項目和“三化”改造項目,目前商砼攪拌站兩條生產線安裝調試完成,已投入使用。加氣塊生產廠房蒸壓釜設備正加緊安裝,其余設備正在陸續進場。
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28972萬元,助力提升當地區域建筑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產業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建筑領域現代產業體系。
項目建設是發展之基。一個個重點項目匯聚、生長,為定西經濟增長構建了牢固的“穩定器”。
數據顯示,2021年,定西市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六批次685個,總投資2381億元。開工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民生及社會事業等多個方面,為當前和今后穩增長和長遠發展既積蓄動能,又提供支撐。
數字背后,是2021年定西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三新一高”要求,推動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鮮明路徑。
面對諸多風險和挑戰,定西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三新一高”要求,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義無反顧扛起追趕發展的責任,拉高標桿、自加壓力,實打實干、干就干好,推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進展,經濟總體保持“前猛后穩、溫暖舒適、預期滿意”的發展態勢,實現了“重點工作走在甘肅省前列、各項關鍵指標實現甘肅省中間偏上”目標,連續三個季度被省政府授予“進步獎”。
經濟關鍵指標取得突破,追趕勢頭持續向好。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增速8.3%,是歷年增量最大的一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30億元,增長19.24%,為“十三五”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萬元和1萬元,分別增長7.6%、10.8%。
抓投資、強工業,聚勢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市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932個,投資總量躍居全省第四,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3%,增速位列全省第2位,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1億元,增長96.5%。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2022年,定西市將圍繞“穩面提質、破點進位、暖心滿意”來把握和推進經濟工作——牢牢守住經濟發展“基本盤”,突出抓好面上工作,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全力構建現代經濟“新體系”,聚焦重點領域突破,著力推動整體升級進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于民。
未來,定西市將持續因地制宜、因業布局、因時施策,不斷書寫隴中大地日新月異的華美篇章。
【記者手記】鄉村振興?惟有奮斗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元和1萬元……過去的一年,定西市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行進在隴中城鄉大地,一條郵路,見證了定西城鄉的變化;一條郵路,彰顯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定西是我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面對嚴酷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在黨的領導下,定西人民不甘落后、不畏艱苦、接續奮斗,如期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歷史標簽,改寫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歷史。
在為夢想、為生活艱苦奮斗的實踐中,定西總結出“領導苦抓、群眾苦干、社會苦幫”的“三苦”精神,戰天斗地,改變山河,治窮致富。
如今的定西,廣袤田野美麗如畫,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特色產業生機盎然,工業產業逆勢突圍,發展潛能加快釋放,全市上下正在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踏上新的征途,定西有了更遠大的目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還有更遠的征程要經歷,還有更美好的生活要實現。
千年華章,惟有奮斗。這時候,我們更要持續發揚“三苦”精神,堅守著實打實干的態度,以堅定的信念、更昂揚的步伐,用勤勞的雙手迎接美好未來。(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鞏?煒?李滿福?楊唯偉?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景永鵬)